一则召回公告,成为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吉奥)在终结“僵尸车企”身份后,扬起的最后一丝波澜。
在被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38.SH,以下简称“广汽集团”)收购后不久,广汽吉奥宣布召回旗下车型星朗。尽管广汽吉奥方面表示将积极提供召回服务,国家质检总局方面也表示广汽吉奥目前“仍是存续情况,可以负责召回事务”,但由于近年来广汽吉奥连年亏损、车型停产,几近成为“僵尸车企”,因此,其经销商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退网、换店情况。由此,“去往何处进行召回维修”成为摆在广汽吉奥车主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广汽吉奥的情况实际上只是当前汽车产业中诸多“僵尸车企”的其中一例。
在成为“僵尸车企”后,各车企的退路不尽相同。除如广汽吉奥般选择兼并重组外,转投新能源市场也被认为是一扇通往“自救”的大门。以青年莲花汽车为例,在品牌车型停产、渠道崩溃、工人欠薪追讨未果的窘境下,其负责人仍表示要“再造新能源车型”,夺回市场份额。新能源市场真的是“僵尸车企”的“还魂丹”吗?在成为“僵尸车企”前,它们又曾经历过怎样的选择?
吉奥停产易 广汽善后难
近日,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广汽吉奥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2015年6月15日至2016 年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星朗多用途乘用车,共计1432辆。谈及召回的原因,广汽吉奥方面表示,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导致碰撞传感器工作异常,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气囊报警灯点亮、安全气囊自爆或车辆达到起爆条件时不起爆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广汽吉奥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提供免费检查,并免费更换问题碰撞传感器,以消除安全隐患。”广汽吉奥相关负责人表示。
尽管召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车企的诚意与负责态度,但对于一家已经退市且渠道大规模流失的车企而言,车主所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于此——经销商的关停、退网,直接影响到了车主的一系列售后保障问题。“按照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即便是停产车型,厂家也必须保证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能做到这一点的车企少之又少。”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汽吉奥已经出现了配件供应危机。
“我的车连质保期都没过,但现在易损件却很难配。”有车主向记者抱怨道。这一情况,在召回前就已是大多数广汽吉奥车主的真实写照。随着星朗启动召回,车主的苦恼便再添一分——尽管广汽吉奥方面表示将积极提供召回服务,但经销商门店数量锐减,距离近的4S店几乎没有,徒增车主时间成本;而车主心中更大的隐忧则是:车型已经停产,如果再发现质量问题,企业还会“主动召回”吗?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广汽吉奥就接近半停产状态,被业内视为“僵尸车企”;今年上半年,广汽吉奥正式停产。据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4月,广汽吉奥产量仅为1辆,自5月开始产量为0,1~9月总产量仅为393辆。
“按计划,广汽集团对广汽吉奥收购完成后,将进行后续生产改造、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7.5亿元,计划对广汽吉奥部分现有的生产基地进行改造,生产传祺以及其他自主研发的轿车、SUV新车型,为闲置生产基地注入新的活力。”有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然而,在为广汽乘用车发挥余热的同时,广汽吉奥的退市却为经销商及车主带来了一场寒潮。事实上,经销商与厂商间的冲突来得更快些:今年5月10日,就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广汽吉奥经销商投资人聚集到杭州萧山,要求广汽吉奥对他们做出赔偿。其中,有经销商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3月至今,广汽吉奥“不能及时供货且断货已久,导致经销商严重亏损,消费者的利益也受到了严重侵害”。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经营成就价值
一则召回公告,成为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在终结“僵尸车企”身份后,扬起的最后一丝波澜。[详情]
雷凌上市两年后,广汽丰田发布了其全新系列车型——雷凌Turbo。[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