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日前,有消息称富士康为量产iphone 5s ,正在大规模招聘员工,这一举措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同时,据了解,富士康在国内各主要经济圈实现布局之后,其总裁郭台铭的下一步棋,似乎正在朝着贵州迈进。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富士康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地区均有布局。其中在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精密模具、自动化设备、镁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光机电模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而这次,郭台铭把棋子放在了贵州。
报道表示,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复将贵安新区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囊括2市4县(市、区)18个乡(镇),总面积约1560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容纳近500万人口,成为黔中经济最富活力的增长极。
而贵州省正在着力打造的贵安新区亦需要产业来支撑,代工巨头富士康对贵安新区来说无疑是 “香饽饽”。贵州丰富的人力资源对富士康这样的用工大户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郭台铭对此表示,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过去发展工业的机会较少,尤其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制约。如今当地交通“瓶颈”被打破,并且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报道也援引家电行业观察家梁振鹏分析表示,富士康落子贵州主要是看中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对低廉的土地和人力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还报道称,人力资源在富士康整个产业链上占据着重要一环,“招工难”往往是横亘在企业发展路上的难题。贵州作为西部的劳务输出大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报道还援引贵州当地媒体报道表示,富士康还派专人到遵义、毕节、黔东南等地“招兵买马”,前期将招聘2万名员工。
据悉,2011年,郭台铭曾公开表示,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在设立基地进行研发和生产机器人的同时,希望到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在5到10年内看到首批完全自动化工厂。
然而,公开信息显示,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并非万能。报道也再次援引梁振鹏的观点表示,目前有很多生产工序是机器人无法做到的,必须用人工,例如搬运环节,自动化的推进需要一个过程。(编辑: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