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整形医生大多自称某某整形协会会员,行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国际性的整形学会有国际整形美容外科协会(ISAPS)、国际整形美容外科联盟(IPRAS)等。而国内比较权威的整形协会是:“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
“有一些医疗机构自己成立的假协会、学会和中心,其实就是在香港注册的‘皮包协会’。而正规的协会都有规范网站,在民政部有备案,可以查阅。”
为了吸引消费者,很多私营整形机构打出外国专家的金字招牌。欧美十大整形专家、韩国某明星御用整形师、前韩国某院长亲临广州手术等。
据业内人士介绍,外国专家到中国,一是学术交流或者技术演示,这是不能做手术的。或者在卫生部门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才能合法行医。
“从我们和韩国医生交流所得,学术方面我们是各有所长的。在许多大家都涉及的领域中,中韩的水平非常相近,甚至有一些方面我们会超过他们,但不可否认他们在一些技术层面做得比我们更精细一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余力教授认为。
实际上,行业内多位专家均表示,从美容外科的水准来看,国内有丰富经验和技术水准的医生和世界水平差不多。
价格折扣隐藏欺诈
随着调查深入,时代周报记者还发现,价格折扣也成为各大整形医院欺诈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价格优惠已成为很多整形机构常用的营销方法。实际上,如果没有公开的价目表,优惠是没有意义的。一些医院把一个手术分拆几个部分收费;或组合项目打包收费;或完全没收费标准,由现场咨询人员随意收费。”
业内人士透露,比如隆胸假体材料按国产、合资、外资,从几千到十几万元,差异巨大。以国产冒充国外产品、医生掉包的例子并非没有。
而整形暴利的报道也时常见诸媒体。据南方周末报道,一支成本2000元的BOTOX肉毒素,深圳某美容医院的报价为8000元。而注射同样的玻尿酸,广州和成都两家知名美容医院的价差近3000元。
“同一个手术项目的价格,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有较大差别。公立医院价格相对便宜,项目固定。而私立医院的项目和价格就比较复杂。公立医院价格受物价局监管,而私立整形机构有自主定价权,只需要在物价局备案即可。这也给私营医院价格暴利留下了空间。”
业内人士也认为,不同资质的医生做同样的手术,可能收取的费用有着较大差异,这是合理的。但是同样的手术,由同一个医生做,却收取差异较大的费用,那么就需要警惕。
不但如此,整形医院的广告中充斥着各种耸动的高科技名词。干细胞、基因技术、水动力等,动辄上万,其中不乏虚假概念,也成为商家赚取高额利润的方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纷纷成立,我国整形美容行业迅速发展。但在发展初期,由于该行业准入门槛低、机构规模小、合格的从业人员短缺等原因,医疗美容纠纷较多。
自2008年后,我国整形美容机构特别是民营医疗整形机构开始逐渐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机构规模、人员资质和技术实力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广告宣传成为民营整形医院吸引客源的主要方式,由此导致的纠纷不断。
“造成整形美容纠纷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整形美容机构对其整形美容效果做过度的宣传,对医生资质、成功案例造假或过度包装,由此产生的事故有不少。”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会林律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