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携程、去哪儿网的异军突起,消费者可以从越来越多的渠道购买打折或是特价机票。然而,一条由航空公司、机票代理、旅行社们所组成的灰色收入链条也正在慢慢浮现。消费者在订购一些特价机票的同时,并没有认识到所应该承受的风险,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飞机票被直接退票、被直接改签,甚至订单被直接抹去。而一些机票代理商们则在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
在山西做汽车生意的刘晨今年8月下旬在去哪儿网购买了一张从包头到太原的经济舱机票,机票代理开出的价格是715元,但当他9月初收到行程单后才发现,他所购买的经济舱机票实际价格仅为430元,两张机票之间有近300元的差价。
这还仅仅是机票销售代理中间的冰山一角,除了上述机票被大幅度加价的案例以外,还有被无故改签航班、要捆绑保险才能购买到低价机票、票代无法寄送行程单、订票后发现无法退改签等等状况。经常在线下或线上票代订票的人大都有切身体会:购买特价机票出行的次数多了,总会遇到一些因购买特价机票而引发的麻烦。
甚至,票代网站标榜的“特价”机票很多时候也已经不再特价。
很多乘客习惯于在可比价的票代平台网站上购票,以寻求更为实惠的票价,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些网站上列出的机票价格,不少时候其实反而高过航空公司官网的价格。
低价机票的“灰色”渠道
十种来源的低价机票,仅有10%是来自于符合运价规定的产品或者让利销售
“特价机票”不特价的现象在旅游航线上较为突出。
以一趟10月8日的上海-长白山航线为例,去哪儿网上列出最大折扣机票为春秋航空的9C8842 航班,实际可出售最低价格为547元,而这一航班在春秋航空官网上的最低价实际只需480元,票代的所谓特价票实际上还要贵几十块钱。
某三大航机票营销部门对接客服和票代的负责人张熙对本报记者表示,票代的特价票能有多便宜,很大程度取决于航空公司所能给出的折扣幅度。在燃油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航空公司一般是不愿针对散客市场给出太大幅度的折扣价。
国内一家名为劲旅咨询的旅游咨询公司去年曾做过一项统计:他们从大量国内航线中抽取了142条航线的500个航班梳理后发现,低于公布运价10%以上的航班中,九成是属于违规销售,可能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根据这份《在线机票价格监测分析报告》分析的十大低价机票来源,国内航班低价机票中,类似于刘晨所遭遇的加价转售最多,占到近30%,其次是非正常舱位加价销售、盗用大客户协议价、虚假低价、组合产品违规拆分销售等等情况,仅有10%是来自于符合运价规定的产品或者让利销售。
这其中,“盗用大客户协议价”和“组合产品违规拆分销售”能够让票代开出远低于普通价格的票价,这就是为什么旅客总是能在在线旅游的网站上找到永远都低于航空公司官网销售价格的特价票。
大客户协议价是航空公司通过票代和有固定出行需求的机构签订的价格,以订票者的所属机构为限制,但一些手上有大客户协议价资源的票代就将这一票种违规转卖给了协议价所覆盖机构之外的个人。
“组合产品违规拆分销售”则是票代拿低价票的另一种常见模式。张熙此前就曾遭遇有票代不时要求其所在航空公司出一套跨境联程票,利用其价差向消费者开出超低价机票。据其介绍,跨境联程票由国内段和国际段两段航班组成,是航空公司为了方便有细分需求的乘客所出的票种,可以给出大幅折扣。“除了交机建费和燃油费,国内段其实基本算是赠送的,比单独飞国内段再飞国际航班要便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