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长安汽车实现了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作为中国整车企业中最长距离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长安汽车以及部分业内给出这一技术水平已达到无人驾驶三级。同时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提及,“预计在2018年,长安汽车将率先达到高度无人驾驶标准,并实现部分量产任务”。
作为市场质疑最多“是噱头还是能力”的无人驾驶技术,就在6月7日的重庆车展上,正式部分搭载于睿驰智享版首次推向市场。
中级轿车战略推进
睿驰这一产品对长安自主的意义是不同的。
该产品前期代号为CD101,2012年北京车展上正式命名为睿骋,其是长安汽车首款踏入中高级轿车的车型,更是长安在自主轿车领域不断向中级车进军的战略产品。在彼时无人驾驶技术基于睿驰进行开发时,业内就在预期,长安将继续依托睿驰完成其自主品牌在中高级轿车市场的突破。
如今在睿骋基础上开发的智能升级版、睿骋智享版上市发布,其依托之前长安在无人驾驶的技术成果,实现了自动驾驶第一阶段的配置,例如PAB预警辅助制动系统、ACC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远超同级车配置。业内认为,其体现出长安自主在中高端轿车方面持续推进的战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睿骋智享版上市发布定价在10.88万元-16.58万元区间。而轿车市场景气度近年来不断下降,这一价格区间的合资车竞争都已过于充分,消费者选择面极大。睿驰智享版面临这一市场环境再度出击,业内认为需在性价比上有较强吸引力。
而在睿骋智享版上市发布会上,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杨大勇提及,睿骋智享版将主打长安汽车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成果里的一级技术智能配置,“如PAB预警辅助制动系统、ACC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BSD盲区检测系统、AVM360°全景影像系统等科技配置的搭载。同时,动力方面搭载Blue Core2.0L自然吸气和1.8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其中Blue Core 1.8T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美国博格华纳涡轮增压器,1500rpm即可启动涡轮,最大功率130kW/5500rpm,最大扭矩230N·m/1700-5000rpm。”
部分无人驾驶技术量产
以上述搭载技术来看,部分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已在睿驰智享版上实现量产。对此应用,长安方面给出更为客观的描述“无人驾驶一级技术”。
例如,PAB预警辅助制动系统可以实现与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共用毫米波雷达来探测与前方车辆的碰撞危险,通过报警或主动制动来避免或减缓碰撞事故,对静止目标的避撞速度达到30km/h,对运动车辆的避撞相对速度达到40km/h,可以起到减轻用户碰撞伤害,提高驾驶安全性的作用。而ACC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可实现定速巡航、跟车控制、起停控制、弯道控制等。
整体来说,这一配置在同级车中已经远远超出。而业内认为,这主要基于长安汽车在无人驾驶方面超前技术研发的完成,这也体现了自主品牌在研发创新上实现了产品的竞争力升级。朱华荣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中曾坦率提及,“长安汽车预计在2018年可达到高度无人驾驶,并实现部分量产任务,这就意味着长安汽车在无人驾驶领域领至少先于行业水平2年时间。”
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889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