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2012年12月13日报道,北京市认定第一批19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市规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以申请财政资金的专项支持,支持的方式包括贴息、拨款、奖励等,公共平台项目最高总支持金额可达500万元。北京市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反映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的价值。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总量在增长,然而,服务的提供的全面性和可用性以及平台的运营水平参差不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的现象较多,规划、建设及运营等问题较为突出。
一、中小企业现状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概况
中小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活力的源泉,更是吸纳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人、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接连出台,中小企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很多的困难,如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消化吸收新技术等共性问题凸出。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面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提供多种公共服务,直面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近年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一)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推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在全国重点省市已逐步开展,总量已初具规模,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大部分省已经建立省级平台,下属市和区县也纷纷跟进,目前已基本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省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主要集中在东部省市产业集群发达地区
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当地的产业聚集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山东等地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较多。江苏百家省重点产业集群中1/3以上建立了平台,省重点平台中大约2/3开展了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广东省共建有263个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实现了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105个县(市、区)覆盖率达88%。
(三)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涵盖生产经营各种不同的服务环节
以山东省为例,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测、信息咨询、培训等平台已有240多个,其中省级平台40个,市县级平台200多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工业培训、科技创业、质量检测、资金担保等功能,在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机遇
1、宏观政策环境逐渐趋好
201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就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联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六个部委,制定并实施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及保障措施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2011年1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提出“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将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提升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