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下半场:有人砸钱拉新,有人试水变现,快手美拍们还能领先多久?

从去年开始兴起的短视频热潮,至今依然高烧未退,并且愈演愈烈。
据不完全统计,不知不觉间各种渠道上线的短视频app已经猛增至近400款,琳琅满目。此外,PGC短视频制作团队、UGC网络红人、短视频MCN机构更是蜂拥而至。
巨头用真金白银表示对行业的看好:去年9月,今日头条拿出10亿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今年3月,腾讯以3.5亿美元对快手进行新一轮融资;阿里巴巴投入20亿现金打造“大鱼计划”,将旗下的土豆网转型为短视频平台。
获得资金后的短视频平台开始砸钱做推广,甚至“包养电视台”:快手赞助《奔跑吧》、《中国新歌声》,抖音赞助《极限挑战》,随便一投就是大几千万。
最近,极光大数据公布了《2017年Q2 app风云榜》,在短视频领域,无论是市场渗透率、日活跃用户,还是7日留存率上,快手、美拍和西瓜视频皆占据行业前三位置,其次便是抖音、火山小视频等APP。在此前Trustdata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报告中,亦得出以快手美拍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在领跑中国短视频市场的结论。
而行业热闹不减的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短视频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告终。短视频阵营格局暂定,接下来的故事走向无外乎是以几大头部平台为半径展开。
短视频行业前三:快手、美拍、西瓜视频的进阶之路
根据极光大数据榜单排名,快手以17.5%渗透率、日活跃用户6788.3万、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74.5%的成绩拿下行业第一,而美拍、西瓜视频分别以4.3%、3.7%的市场渗透率和72%、63.5%的7天留存率排名二、三;日活方面,西瓜视频以447.6万稍稍领先美拍413.7万。
快手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流量已经大得有点恐怖。3月份,快手对外宣布完成由腾讯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其全球注册用户已达到5亿,日活跃用户超6500万,日上传视频超过500万,庞大的用户基数已然成为其在行业竞争中的护城河。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过后的快手,一改往日的低调行径,开始加强品牌宣传,先是在《吐槽大会》小试牛刀,然后砸钱赞助《奔跑吧》,接着成为《中国新歌声》第二季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在地铁里铺设大量广告,快手的身影无处不在。无论从实力还是势头上来看,快手俨然已成行业中的庞然大物。
另外一个坐拥流量优势的则是西瓜视频。作为今日头条旗下孵化的短视频平台,西瓜视频自6月起正式从头条视频更名而来。背靠今日头条的算法分发机制以及巨大流量优势,西瓜视频的成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今日头条对原创视频作者10亿补贴扶持计划,也为西瓜视频的成绩起到了助推作用。
反而是排名第二的美拍,和快手一样是UGC短视频平台的代表,占据住流量的绝对优势,却似乎一直都远离短视频的硝烟战火。不管是如火如荼的补贴大战,还是大张旗鼓的广告营销,美拍都未参与其中。低调如美拍,却没有影响其在短视频第一梯队的行业位置,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通过美拍最新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社区互动用户占比已成长至42%,个人主页播放的占比达到了48%,这意味着,美拍上的用户行为,已经不仅仅是消费短视频内容本身,而且更多地关注每个短视频背后的创作者,形成具有粉丝粘性的关系网。真实的社交关系基础,是美拍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留存的原因。
此外,作为UGC短视频社区,激励每个用户参与短视频内容的生产创作,是提高平台活跃度的必然目标。因此,美拍在去年推出“美拍大学”,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指导达人们持续不断地生产优质内容。同时,美拍近期相继推出有戏、百变背景、10秒海报、分贝挑战等多种玩法,很显然是为了增强创作趣味性、降低内容创作门槛。这些运营思路,都是美拍在较为低调的市场策略下,保持较高用户活跃度的重要原因。
纵观行业中的这几个头部选手,每一家都在各显神通。但值得指出的是,腾讯投资的快手、今日头条孵化的西瓜视频,已经开始暴露出成为巨无霸的势头,低调而精致的美拍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将流量优势变现?短视频行业的下半场之争
与热闹喧嚣对立的一面,是短视频行业的商业变现难题。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短视频最核心的变现方式还是广告。即使坐拥巨大流量优势的头部平台,在这方面也是bug明显,不少平台都有着自己天生的基因缺陷。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