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进入最后的收官时期

不出意外,共享单车这个行业的两极,出现判若云泥的情势。
比如试图重演「农村包围城市」的卡拉单车和悟空单车——它们分别立足于莆田和重庆——相继倒闭,使得这个市场呈现出照抄答案也未必可以得分的残酷事实。
而据外媒报道,ofo和摩拜则将进行又一轮融资——摩拜已经宣布完成E轮6亿美元的融资——这种级别的规模压力,也使得后来居上的可能性愈来愈小。
所以才有迫于无奈的剑走偏锋:借着「共享单车颜色不够用了」的调侃,七彩单车、黄金单车这种策划倒是能够获得一时注意,也为紧张激烈的竞争关系注入了某种可供喘息的松弛感。
不过弦外之音终究无法独奏乐谱,如果不是那么在意局部战况的话,理性的判断结果一定是在黄橙两种颜色之间做出选择。
而在进入低迷的经济周期之后,共享单车几乎承包了中国互联网的「大新闻」——甚至还带动了以变相租赁为本质的其他共享模式成为资本宠儿——对于头部玩家而言,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有趣的是,还有别出心裁的借势创业产品,在各大主流共享单车平台成批量的注册数以千计的帐号,集成到一个聚合应用里,「借」给用户一键开锁,从而省掉下载App的程序。
根据高德地图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共享单车项目推出之后,北京、广州和深圳的拥堵程度分别下降7.4%、4.1%和6.8%,同时自行车出行的占比直接从5.5%翻倍增长到了11.6%。
这门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意,渐成大势。
另一方面,龙虎相争固然会让剧情更加引人入胜,但是付出真金白银的投资方并不享受这种僵持局面,已经有着二十余家机构把赌注放在了ofo和摩拜身上,两边都有些焦虑。
比如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就在去年豪言ofo可以3个月内结束战争,这种进攻性质严重的言论则又引起摩拜背后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回应「如果ofo能赢将在国贸裸骑」,而摩拜在今年春季呼吁政府销毁没有GPS功能的共享单车的做法,则被诟病吃相过于难看。
最后那只靴子只要尚未落地,安枕入眠就是一种奢求。
对于ofo而言,始终保持领先摩拜一个身位,或许是其最大优势。
无论是在融资还是估值角度,ofo都是相对弹药更加充足的那一方,加上它尤其重视压低成本的经营模式,这让ofo能够集中性的把资源投入在增长方面。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