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正在毁掉新闻行业,毁掉互联网

有人说,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而我认为,这是一个把“内容逼成生意”的时代;
信息传播,正在变成一门性价比极高的生意,首先击垮的就是100年来形成的新闻传播体制。
回首从前,在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虽然新闻行业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至少还是有很多新闻工作者在追求真相;
然而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我们惊讶的发现“100000+”成了所有自媒体人梦寐以求的追求,有人喜欢搞怪,有人公开发牢骚,有人喜欢危言耸听,一篇篇简单粗暴、哗众取宠、撕逼骂街的文章,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撕裂着社会。
它满足了我们的猎奇、需要发泄的欲望,让我们上瘾、不可自拔。我们自古以来喜欢围观、跟风、人云亦云,这种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半个世界。
10万+,不仅成了新闻人、媒体人的魔咒和梦魇,更让无数的“能人志士”义无反顾的奔波在追求10万+的大道上。
大部分自媒体的本质,都是一桩生意。做生意的思路是以最小的投入博取最大的回报,而且最快的回报,因此当一件大事发生的时候,大家不是去前线探究真相,而是喜欢猜测和评论,因为记者奔赴前线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于是,大家比拼的就不再是谁先快速报道真相,而是谁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传统媒体养记者,自媒体只养段子手。于是当很多传统媒体被自媒体干趴下的时候,我们也惊讶的发现: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记者越来越少了。
一位评论人曹林说:
“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
这就是国内新闻媒体的尴尬:评论过剩,预测过剩,事实的传输能力严重不足。
自媒体对热点如饥似渴的追逐,为了博取关注度,他们成了新闻事件的“远距离救火员”。以更快、更煽情、更刺激、更负面、更主观、更狭隘、更意见化而迅速传播,这伤害了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没有自律何谈自由?
于是,整个社会都生活在一种惶惶不可终日、听风就是雨的状态里,这也是人心不安和浮躁的一大原因。
而与此同时,很多记者、媒体人也被外界教唆着去创业做自媒体了,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10万+,是“内容创业”的原罪。
媒体,是社会的眼睛。
如今,自媒体越来越繁荣,但媒体已不复存在。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