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美国人的真性情:自己唱衰自己
Reform the tax code and trade policies to make it easier to hire, invest, build, grow, produce, and manufacture in America. Stop China from stealing our jobs, renegotiate NAFTA, cut unneeded regulations and make America the best place in the world to do business. Putting America First—and not globalism—will keep jobs and wealth in America.---Donald Trump
上面这个是特朗普竞选的经济政策纲要,一言以蔽之:美国不想做全球化帝国了,美国首先是美国人的美国。
帝国已死?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前天美国社交博客Medium上的一篇爆款文章说的:
Yesterday was momentous. More so than we know.
America is essentially over. In the truest way. Maybe not as a country, whatever that means. As an idea, an experiment, a grand endeavor, a noble project. You will, as you tend to do, cry that I’m being hyperbolic, that I’m wrong, etc, etc. I’m always amused by this. Have I been wrong about anything to date?--发表在大选后第一天 by Umair Haque
早在2013年9月24日奥巴马总统于在联合国大会发表的演讲中也这样说了。奥巴马在演讲中表示:超级大国地位已经是美国不堪承受之重,虽然美国准备遏制伊朗的核野心,用无人飞机暗杀敌人,但并不情愿对叙利亚和其他问题国家实施无限制的军事打击。美利坚帝国只是一个漂亮的舆论口号,并不代表眼下美国的根本利益和国内民意。美国已征战十数年,疲惫不堪,又兼内政问题繁杂,当需集中精力搞好国内,所以美利坚帝国已成累累虚名。美国以往的对外干预换来的是很多国家特别是穆斯林国家对美国的敌意,实在得不偿失,因此美国已做好了让问题国家自行解决的准备。美国对叙利亚的关注主要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
自己唱衰自己,也好过被捧杀。美国人民真心大智若愚。
二.做一个全球帝国真心太累
维持一个帝国代价是非常高昂的,美国财政已经不堪重负。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的军费开支占预算的20%左右,但仔细解读美国的联邦预算你会发现,实际上美国的军费开支长年以来占据联邦支出的一半左右。这是因为一般人们说到军费主要是指国防部支配的经费,而实际上维护美国军事机器的良好运转需要的远远不止国防部的投入。这里以2009年为例,美国的军费开支可以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是当前军费,其中包括国防部的6530亿美元,其他部门的军事支出1500亿美元,反恐战争相关1620亿美元;第二块是上溯军费,其中包括老兵福利支出和军费债务的利息支出。这两大块加在一起占当年整个联邦支出的54%。
帝国从来都是极其昂贵的大国游戏,对于一个衰弱中的大国而言,更是一个难以供养的奢侈品。
家穷才知道家难当,奥巴马因为没钱,其政府被迫关门歇业整顿两次。“联邦政府没钱”其实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专业名词,叫做财政悬崖。
三.无关情怀,真的只是钱的问题
其实“财政悬崖”这个词是2011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为了在美国国会面前洗脱自己的罪名而生造出来的词汇。2012年2月末,伯南克在国会金融业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指出,政府的许多减税方案和支出法案在年底将到期,如果国会不就此达成妥协以继续对经济复苏的刺激,形成了“财政悬崖”,美国经济将面临再次衰退的危险,而这一切光靠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远远无法解决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美国经济搞砸了,别让我伯南克一个人背黑锅。令伯南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词“财政悬崖”立马就火了,而且不光是火遍美国,还火遍了全世界,这下国会再也没法让美联储一个人背黑锅了。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分析数百页的【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2012年封存透明法案报告】,你会发现有关“悬崖”的一切都只是噱头:联邦支出分三大类:可支配开支(Discretionaryspending),强制性开支(Mandatoryspending)和利息支出。可支配开支包括军费,国土安全和国家公园等。强制性开支包括所有福利支出。强制性开支和利息支出是自动花出去的,就像每月自动从你银行账户里扣除的房贷月供一样。国会能够动刀切的只有可支配开支。
根据法案,如果国会没有就财政悬崖达成一致,紧缩方案就会自行启动:从可支配开支切掉1100亿美元,强制性开支切掉169亿美元。考虑到强制性开支约占联邦预算的60%,这种避重就轻,动其皮毛的紧缩方案几乎毫无意义。
强制性支出(各种福利支出)是用来收买选民的,也就是选民的禁脔,谁砍则无疑于政治自杀。根据花旗银行的研究显示,(如下图所示)砍掉选民的禁脔对政客的再选胜率有极大负面影响,这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四.中产阶级:请不要只让我来埋单,I barely make ends meet
问题是谁来为这些福利支出埋单呢?给富人加税让富人埋单的话,共和党不答应,就是答应富人也可以逃到避税天堂去,或者雇佣财会人员和律师组成的智囊团帮助自己避税;给穷人加税让穷人埋单,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是很公平的,可是给穷人加税就像是刮骨求肉,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最后只有中产阶级做冤大头了。
逻辑如此,那么事实呢?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报告【Welfare'sFailureandtheSolution】,一个单亲妈妈找一份年总收入$29,000的低薪工作要比找一份年总收入$69,000的高薪工作好,因为前者加上可以申请的各种福利收入可以达到$57,327的可支配收入,而后者扣除各种苛捐杂税之后可支配收入只有$57,045。
究竟是挣$29,000的低薪然后心安理得的拿福利好,还是拼命考名校找一份$69,000的高薪工作好?想想那些所谓高薪工作没完没了的加班加点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切值得吗?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拼命奋斗带来的并不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是为社会底层人群的福利埋单。与此同时社会底层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堪比自己甚至多过自己。那么还有必要为成为中产阶级而失眠和挥汗如雨吗?
最可怕的莫过于如下事实:
1.私营经济雇佣人数与福利受益者人数比率是1.65:1。
2.私营经济雇佣人数对福利受益者和公务员人数之总和的比率是1.25:1。
一言以蔽之,目前美国有1.1亿私营经济雇佣人员,与此同时福利受益者和公务员人数之总和高达8千8百万,而且增长迅速。假如美国梦是一块蛋糕的话,那么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做大蛋糕的中产阶级岌岌可危,而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
打一个非常荒诞不经的比喻,美国现在的情况就好比一个欠了别的村庄好多好多鸡蛋的村庄,鸡蛋下得多的养鸡户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而鸡蛋下得少吃鸡蛋却越来越厉害的养鸡户却活得越来越滋润,因此为了还清欠的鸡蛋账,这个村庄要求鸡蛋下得多的养鸡户更多的加班加点,交更多的鸡蛋税,而鸡蛋下得少吃鸡蛋却越来越厉害的养鸡户却啥功也不用做,啥风险也不用承担。
荒诞吧。现实却是冰冷般的真实:在2009年到2011年,美国政府支出对全国工资总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65%,未来政府的加税幅度必须大于全国工资总收入的15%才能跟上政府支出扩张的步伐,除非大幅减少福利支出,让许多政治家自觉自愿牺牲自己的票选前途。

五.真的玩不起“政治正确”了
当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堕落了到了大规模奖励不劳而获,惩罚艰苦卓绝的财富创造的地步;当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不再是公平仁慈的标杆,而沦为政治家和选民零和博弈的赌注,这个国家就必将在财政毁灭的道路上却走越远。
鉴于刮骨疗毒的紧缩方案对政客的再选胜率有极大负面影响,所以财政悬崖只是一场充满噱头的秀,等政客在镁光灯下攒够了人气,联邦债务上线就会被再次提高,而背负这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的将依然是美国的中产阶级。财政悬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托起美国梦的中产阶级已经负担不起一个穷奢极欲的帝国的救赎。
奥巴马有8年的机会搞定这个烂摊子,但他斗不过国内的既得利益,于是他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在中国的家门口搞起来“重返亚太”,大张旗鼓,大动干戈。想用“重返亚太”的纵横披靡来掩饰内政的一筹莫展,但美国的选民显然不埋单,这个单替民主党埋了8年,难道因为希拉里是女中豪杰,就得再埋4年吗?民主党糟蹋的光阴还不够吗。
特朗普上台是多少美国人“忍无可忍”的火山爆发?“全球帝国”的虚名能减轻美国中产阶级的经济负担吗?
和维持全球帝国一样,被主流媒体和民意调研热爱真的成本很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竞选总统,希拉里花的钱是特朗普的4倍。
维持一个帝国代价是非常高昂的,美国财政已经不堪重负。这其实不是“美国已死”,请不要矫情,也不要隔着万里重洋替美国人矫情,这只是量入为出而已,如果量入为出算是死的话,那么这个世界的国家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了。
情怀真的不能当饭吃。从今以后,美国不是全球帝国的美国,而是美国人的美国,也是特朗普的美国,因为他说了:“我是所有美国人的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