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何以炼成大善之首

近期,中美科技概念股财报开始集中密集亮相,华尔街热闹非凡,香港也不甘示弱。以亚马逊、谷歌、脸谱等为代表的美国科技股,促使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创出33个新高,使得华尔街牛气冲天,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国际大投资者纷纷看好科技股,甚至一改40年不沾科技股的投资理念。
中概股财报披露,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连台。京东、腾讯、唯品会等都先后公布财报,让市场有点兴奋。俗话说好戏都在后头,于北京时间5月18日19点公布的阿里巴巴财报最让人兴奋不已。
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17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注:阿里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及2017财年全年业绩。第四财季,阿里巴巴集团收入为38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创下自IPO以来最高季度收入增幅;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为1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
阿里的交易额、营收、利润、活跃用户特别是移动端活跃用户在此以30%以上的增长。多年能够持续保持如此高速增长,得益于阿里巴巴的“拳头”太硬太有力,得益于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
阿里巴巴财报披露后,对此进行解读的专家或者说文章已经“铺天盖地”。笔者却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一下阿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只凭“拳头”,跌进“钱眼”的公司。要识庐山真面目,还要走出深山中。阿里巴巴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是来自公益的力量、慈善的力量。2017财年年报,成绩亮眼,而其中最璀璨夺目的,则是无处不在的公益担当。
阿里公益模式超越中国所有企业,代表未来方向。其特点在于与其平台商业模式一致,赋能每个中国人参与公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阿里的“公益心、慈善情”。
先从数据分析看,2017财年,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平台公益的方式和集团公益基金总共实现捐赠善款7.3亿元。其中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平台用户累计捐赠5.7亿元,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基金实现捐赠支出1.6亿元。这些善款通过与阿里合作的超过600家公益机构,发放给需要的人。数据显示,2017财年,阿里巴巴平台和蚂蚁金服平台共推动社会公众47亿人次参与公益;累计3亿多用户、178万多卖家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和蚂蚁金服平台参与。
这意味着,每四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完成了公益的善举。通过公益宝贝、公益网店、公益众筹、公益拍卖、公益广告联盟、公益判定等数十种公益产品,阿里巴巴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参与公益的机会,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益公众参与平台。
从阿里平台的力量看,旗下阿里云、淘宝、菜鸟、农村淘宝及关联业务蚂蚁金服等都将本身业务与公益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先后在业务中涌现团圆计划等23个公益产品。蚂蚁金服以“互联网+绿色金融”形成科技驱动、人人行动、国际联动的效果。做阿里云的得做公益,为公益组织提供网站上云、公益移动化、大数据处理、信息共享等支持,以推动公益组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公益效能。菜鸟网络也在2016年宣布,联合32家中国及全球合作伙伴启动菜鸟绿色联盟——“绿动计划”,承诺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电商快递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同时,通过大淘宝平台绿色标示展示来鼓励使用绿色包裹的商家。
最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公益的视野已经面向全球。旨在为全球中小企业服务的eWTP项目正在落地开花。阿里在马来西亚推出了首个eWTP项目下用于贸易清关及物流的“数字中枢”,用以推动中国与东南亚的跨境贸易。这一数字自由贸易区将推出多种服务以便利跨境贸易,降低市场壁垒,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