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旺旺千亿市值蒸发后 推出新品能否自我救赎?

对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说,主打产品销量下滑是个悲催的消息,而更悲催的是整个产品品类面临被淘汰甚至消亡的危险。这好比手机领域曾经发生的,不是苹果淘汰了诺基亚,而是智能手机淘汰了功能机。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旺旺似乎正局部遭遇着这样的困境。过去两年中国旺旺的营收持续下滑,总市值较巅峰时期蒸发超过千亿港元。更麻烦的是,占据公司“半壁江山”的超级单品—— “旺仔牛奶”销售收入持续下滑,并且还看不出明显止跌回升的迹象。
中国旺旺持续斥巨资回购股票,并且推出了几款新型乳品,希望以此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但真正的焦点其实在于,中国旺旺遭遇的到底是短期的市场压力,还是更为深重的品类危机?如果这场危机的最终导向是淘汰整个品类,那恐怕下落的刀子,不是几十亿港元回购就能接住的。
重新找到一个能填补旺仔牛奶空缺的超级爆款,真的不容易。如果找不到,中国旺旺面临的很可能将是估值中枢的长期下移。
中年危机中国旺旺市值蒸发千亿
中国旺旺发源于台湾宜兰,于1992年正式投资大陆市场,是最早在大陆注册商标的台湾公司之一。
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旺旺,恰好赶上了之后长达20多年的大陆消费市场大爆发。2013年营业收入超过230亿人民币,达到顶峰。不过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中国旺旺的营收连续下滑,至2016年营业收入197.87亿元,只相当于2013年的84.28%,累计减少约36.76亿元。受此影响,尽管中国旺旺这两年斥巨资回购,却没能阻止股价的持续下跌。当前市值较2014年的峰值已经蒸发超过1000亿港元。如图所示:
在收入下滑的情况下,中国旺旺2016年净利润却逆势增长4.04%至35.19亿元。但这主要受惠于部分原材料,如全脂奶粉,糖类的价格下跌,导致公司毛利率有所上升。2016年销售毛利率47.8%,较2015年增加3.9个百分点。
不过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脂奶粉和糖类价格开始回升,中国旺旺将继续面临成本压力。
支柱崩塌旺仔牛奶是否将成为消亡的品类?
中国旺旺更大危机在于其超级单品——旺仔牛奶的持续下跌,而且至少到去年底,还看不出止跌的迹象。
旺旺旗下三大产品品类:米果、休闲食品及乳品饮料,其主打品牌“旺仔牛奶”占乳品及饮料收益的约90%。过去八年,旺旺米果与休闲食品业务收入增长幅度并不算大,业绩主要靠旺仔牛奶推动。
从时间上来看,2008年之前旺旺三种产品品类收入接近,没有主次之分。而在2008年之后,旺仔牛奶销量猛增,到2012年占到旺旺约一半的收入,成为公司的支柱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从2008年在香港上市之后,中国旺旺气势如虹的股价走势,超过千亿市值的增量,主要依靠旺仔牛奶的推动。
不过从2013开始,旺仔牛奶收入开始走下坡路,直接导致了旺旺整体收入下滑。乳品及饮料业务2016年收入92.98亿元,对比2013年下滑23.7%。
而且这种下滑还有加速的迹象。2015年旺仔牛奶收入同比下降8.36%,2016年收人同比下降13.4%。如图所示:
从2008年起,旺旺的乳品及饮料业务收入开始增长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