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不是股灾胜似股灾”该不该救市呢?

随着“一带一路”峰会的结束,A股上周末又开始出现“疲软”的征兆。股民们都牢骚满腹:这个股市“不是股灾胜似股灾”,比熔断还熔断,比注册制还注册制,指数退守3000点,个股跌得稀里哗啦,市值蒸发4万亿。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60%的股民不玩了,30%股民已经卧倒了。
股民们所说“不是股灾胜似股灾”、“比熔断更熔断”主要是,自从A股开启了“千股跌停”模式。在2806家可比公司股票的数据中,已经有1882只个股(占比67%)的股价已经比熔断的时候还要低。98只个股股价比熔断时期下跌50%。这意味着去年2638点补的仓,却套在了3100点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没有的。
面对投资者亏损惨重,多数人对股市“望而却步”,有专家提出救市方案:1、降低或者再次暂停IPO。暂停IPO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2、暂停征收印花税,反哺伤痕累累的股民和股市。3、让证金等国家队入市护盘,避免A股再次出现大幅跳水的局面。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救市只能说让你喘口气,阵痛远好于钝刀子割肉,不如让它一下调整到位的干净。
实际上,频繁救市不仅会扭曲市场,还会使更多的人对救市产生依赖性。在海外,通常股灾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之时,监管部门才会出手救市。比如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之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集中暴发,美国证监会才会出台相应的救市措施。所以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出台救市举措是相当罕见的。
而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本届证监会是不会轻易降低IPO的步伐,因为目前正处于审核制向注册制改革的过度期,如果匆忙暂停,那么股市的“融资功能”就意味着丧失。而当局是希望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在打击股市乱像过程中,也不太会放缓步骤,如果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中小投资者只有被割韭菜的份,那以后谁敢再来A股市场投资呢?所以,与其盼望别人来救你,不如早点想办法自救,这才是上策。
笔者认为,随着注册制在A股市场的推进,当前资本市场中有上千只股票进行大调整,就是估值的重新回归,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现如今,除了大盘蓝筹股外,创业板、中小板等股票的泡沫都很高,有的个股市盈率达到60、70倍,甚至上百倍。在这样的一个投机性市场中博弈,只要外围政策一改变,个股的泡沫破裂随时可能发生。目前,A股多数股票的泡沫还远未挤干净,指望监管层救市,也很难取得多大效果。
第一,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持续收紧,到目前为止态度基本未变。虽然4月份央行重新扩表约4000亿,但其中最重要的银行储备资产再度下降2500亿,而且5月以来央行投放时断时续,这意味着货币市场资金整体偏紧,货币利率整体向上趋势已经形成。再从3月份的数据观察,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这意味着后续货币收紧将持续向实体经济领域传导。
第二,除了央行收紧了货币政策,其他三会的监管拐点也未到。今年前4个月,证监会共下发了45份处罚单,对股市的一些乱像进行整顿,使众多恶庄集体大逃亡。同时,保监会为了“降杠杆,控风险”,加大了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要求,使保险资金入市速度大幅放缓。
此外,银监会也加大去杠杆的步伐,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特别是对银行的表外资产监管,将银行表外业务(如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移至表内。以上举措无疑堵塞了杠杆资金流入A股市场的通道。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