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锐中产集体焦虑背后说明了啥?

近日,国内某招聘网站发布了《2017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将年薪10至5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定义为中产阶层。其实,类似这样的报告每年都会有一些机构不断地“泡制”出来,它们通常将年收入十几万至几十万的人群称之为“中产阶层”。
面对机构对“中产阶层”的定义,很多网友表示,现在80后、90后所谓的中产,其实就是“中惨”。因为仅是这点收入即被列为中产,那这个阶层生活的也很“苦逼”,与国外的中产阶层不能相提并论。也有专家提出,社会阶层的划分,不应以工资来划分,应以持有多少不动产来甄别,这样更为合理。
按常理来说,中产阶层应该过着“薪酬丰厚,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但中国的80后、90年这新一代的所谓的新晋中产阶层生活质量并不太高,这主要是他们不像50后、60后有着一夜暴富的多次发财机会。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不是也有很多年青人在创业吗?但我告诉你,真正创业成功的年青人,可谓“大浪淘沙,凤毛麟角”,多数人适合做工薪职业者。那么,前辈们有啥让人羡慕的暴富机会呢?
第一,对于50后、60后这一代人来说,他们正赶上了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那时创业的成功概率远比现在要高得多,只要90年代初辞职下海创业的人,现在要么都成了大老板,要么已功成身退,享受着成功带来富足生活。
此外,90年代初股市刚刚开设,国家希望民间资金进入A股,给国企解困,为国家分忧。于是交易所和机构都在售卖认购证,只要你随便买上几张股票认购证,你就可能一夜暴富。那是一个暴富梦想能够一夜实现时代。
但是这对于我们70后、80后来说,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还没有真正踏上社会,就算看到有国内有很多创业的机会,就算看到长辈们都在买股票认购证,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夜暴富。因为这个时代的契机并不属于我们70后和80后,更不属于90后。
第二,1998年,我国实行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改革没有错,但却忘记了对弱势群体的托底。由于购房性需求突然迸发,再加上货币政策的支持,于是房地产从此开始一跃向上,把任何犹豫不决的人都抛在了身后。
而这个时候对于70后来说刚参加工作没多久,还勉强赶上了低价购房时机。而对于80、90后来说,房价开始上涨之时,他们正在读书上学,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价的飙升。自2002年至今,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了10倍以上,三四线也涨了5倍。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现在的年青一代错过了之前发财暴富的好时机,那么仅从他们现在年收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情况来看,他们也应该过得较体面啊!也不至于说出“生活质量不高”的矫情话吧!如果年入几十万的中产阶层还觉得苦,那么更低层的人该咋活呢?对此,笔者认为,新一代中产阶层的苦逼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对于80后、90后这一代中产阶层来说,虽然年收入不菲,但是房价刚启动时,他们还在上学,等到他们事业有成,需要住房时,各地房价已经被抄上了天。就算新一代中产阶层有能力买上一套房,但是每个月动辄上万元房贷的压力也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