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房一面”的成品房 不具普遍推广价值

10月1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成都市成品住宅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到2022年底,全成都市只卖成品房。其中,中心城区的成品房面积比例逐步达到100%,郊区市县的)成品房面积比例逐步达到80%。意见同时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全装修设计纳入审查范围,审查合格后,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所谓成品房,是指在房屋竣工验收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铺装或涂饰完成,套内管线及开关插座、厨房和卫生间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基本达到入住条件的房屋。简单地讲,就是已经经过装修的房。
这也意味着,到2022年,成都的商品房极有可能出现“千房一面”的现象,亦即只要是同一小区或同一楼的,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都将是一个模样。即便是不同面积,也可能出现模样一样的现象。
从方便购房者、维护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建筑垃圾等方面考虑,把装修一并纳入到商品房的建设之中,要求开发商只能开发具有直接入驻条件的成品房,不失为一种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却脱离了商品住宅的差异性。因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购房者,尤其是高收入群体与中低收入群体在住房条件的要求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实行统一的装修标准,显然是很难满足购房者的购房需要的,是会引起居民的不同反响的。
事实也是,对高收入群体来说,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房,当然需要配备较高标准的装修,甚至是豪华装修。而统一装修标准,显然是无法满足高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的。毕竟,统一装修不可能都实行高标准,那么,那些真正有钱的人,就无法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房房。而按照文件的要求,购买了这些商品房的居民,是无法再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装修的。否则,建筑垃圾会带来城市环境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文件的执行。而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原本希望通过简装满足住房需要,而统一装备已经把住房的装修标准确定了下来,如果高于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又将如何处理呢?不仅如此,若干年后,装修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居住需要了,居民是否能够二度装修呢?到时候,建筑垃圾又将如何处理呢?
同时要看到,不同的家庭,因为人口结构不一样,对内部的装修要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人口较多的、几代同堂的、子女较多的,将如何改变房屋结构,适应人口多的需要,达到改善住房条件的目的。又如人口较少的,是否也不能依据自身需要,对住房结构进行优化,等等,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开发商在开发成品房时,一定会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设计更多品种的商品房,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挑房需要。问题是,开发商在设计成品房过程中,能拿出多少品种呢?品种再多,能够比千家万户进行设计还要多,显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纵然开发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设计更多标准的装修房,也不可能满足购房者的需要,不可能达到不同购房者的需求目的。
因为城市环境的需要,而将商品房变成“千房一面”,出发点是好的,但有点不切实际,不符合广大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商品房的外表可以统一,但内部只能在结构上相对统一,装修标准不能统一。除非开发商开发的是自主装修房,购房者可以依据自身需要购买。否则,不该用行政手段统一商品房的装修。如果真的需要通过实行这样的政策来满足城市管理、城市环境保护的需要,也应该允许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委托装修合同,由开发商依据购房者对装修的需要以及提供的装修图纸进行统一装修和施工,而不是由开发商自行作主进行统一装修,这是不符合购房者意愿的,是行政过度干预的结果。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购房者的反感,导致政策无法实施下去。
从总体上讲,成都的成品房新政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不具有生命力。政策的制定,必须首先要考虑可行性,而不是拍脑袋。即便出发点再好,也未必能够达到目的。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