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下半年国企改革的三大重点方向

1、央企兼并重组,地方国改试点
国企改革的推动有缓有急,寻找最大公约数和阻力最小方向。央企“1+1”类型的合并重组进一步加码,近期央企改革相关的顶层政策密集推出,相关事件迅速增加。
当前“1+N”文件体系基本形成,国企改革在2016年将步入“政策落实年”,下半年将加码攻坚。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推出一批。5月20日,习近平主持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相比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企改革的表述更具体,给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底线。时间表:今明两年。路线图: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底线: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6年2月25日,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披露,目的落实去年9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对国企改革的难点领域进行试水。十项改革试点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后,对国企改革的部署重点更加明确,试点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第二,新增了供给侧改革等内容,例如,兼并重组试点。第三,内容更丰富,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央企改革加码推进。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通过强强联合、专业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做优国企。在钢铁、有色、航运等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化解产能过剩;在煤炭、冶金等行业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更好发挥协同效应;在通信等行业组建股份制专业化平台。7月14日,国资委宣布将全面铺开央企改革试点工作,主要有两个工作方向,一是结合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从2016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压减央企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二是国企改革试点全面铺开。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和董事会职权试点。7月4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表示: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尽快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重点地区考核压力大,国企改革动力强。地方国企改革承压加速,改革前沿地区国资委考核压力最大,上海推进快速有效,成为国改排头兵。8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文介绍上海国资国企分类改革所获得的巨大成绩。上海将国企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混合型4种类别,分类改革。上港集团全员持股完成,成为通过增发实现全员持股的国有企业;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则由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在过去两年,上海先后完成绿地集团、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城建、华谊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国资委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
深圳的亮点则在于国企改革基金的设立。深圳市国资委层面将研究设立1500亿元的国企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支持优势产业集团围绕主业及产业链,下一步力争基金群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
重庆、广州等主要城市等国企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7月25日,广州市提出通过资本融合和资金支持促进市属国企创新发展,推进科技企业上市。7月18日,重庆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企优质资产证券化。此外,浙江、云南、江苏等地的国企改革也在加快推进。
2、供给侧改革与国企改革相结合:去产能、兼并重组、补短板
国企改革需放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理解,未来将朝化解过剩产能、提高有效供给的方向努力。
化解过剩产能,减少无效供给。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的重组计划就是为了化解钢铁领域的过剩产能。下一步的另一个工作重点还包括清理一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和低效的资产,5月份李克强总理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2年内缩减煤炭钢铁10%的产能,3年内处置央企子公司中的345家“僵尸企业”。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