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出口强劲 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还在进行中

从大的环境来看,由于各种上游资源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说很多产业基本恢复了盈利能力,中国经济在回落的过程(也就是增速下降)中迎来了一个复苏的小高潮。
但是这个复苏没有体现在消费方面。比如以北京为代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年上半年增速只有5.6%。
主要的需求拉动,还是来自于基础设施投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矿产金属、挖掘机等销量增长很快,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却没有出现较大增长的原因。
而从大的周期来看,来自于基础设施投资和不动产投资的拉动能量在减弱。过去庞大的投入产生了很多过剩的产能,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消化。尤其是购买力跟不上,消化去库存的时间会更长。
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峰时期已经过去了。目前各地发达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基本上满足了人民出行的需求。各地新建的新城区、工业园区等,也几乎成了每个城市的标配。可以说,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峰已经过去,未来主要靠存量替换,而不是增量。比如说,京沪高铁换用复兴号,就是一种替代。如果是新建第二条京沪高铁,那就是增量。
而根据天风证券从微观视角的观点,以铜的供需数据作为例子,2017年上半年中国铜的总需求(包括库存调整和终端需求)实际上是同比回落的。如果再以螺纹钢为例,螺纹钢总产量收缩了4%(其中不动产和基建螺纹钢用量反而增长到5-10%不等),这么一看其他部门的螺纹钢需求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
铜和螺纹钢是总投资需求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它们的需求回落也意味着投资需求的回落。
消费需求增速放缓、投资需求回落,需求从哪里来,从出口吗?确实,今年前7个月,全国外贸出口增速达到18.5%,对欧、美、日、东盟等全部实现增长,立功不小。可以说,今年上半年经济相对热一点,靠的还是出口,再加基建和一点消费。
归根到底需求侧改革还是没有改到位,还没有转变为主要依靠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机制来。当然这是一个过程,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文章来自向小田(ID:xiangxt1984)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