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发布《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前后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过渡期安排的通知》。同日,上交所就制定修订的9项配套业务规则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深交所也发布《关于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审核工作衔接安排的通知》。这标志着经过4年的试点后,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开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局面,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改革重中之重在主板
近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获批。为抓好《总体方案》的落实,2023年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提到,经过4年的试点,市场各方对注册制的基本架构、制度规则总体认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功能作用明显提升,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行人、中介机构合规诚信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更趋完善,市场结构和生态显著优化,具备了向全市场推广的条件。
此次改革将总结试点注册制经验,推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注册制安排。同时,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上交所、深交所主板。
证监会提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由单一板块逐步向多层次拓展,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基于这一实际,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相应的,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并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
主板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沪、深交易所也提到将在全面注册制下进一步突出板块不同定位。其中深交所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答记者问时提到:“全面实行注册制下,深市主板定位将进一步突出大盘蓝筹市场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由此,相应设计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并与创业板拉开距离。同时坚决把好创业板定位关,进一步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支持优质创新创业企业发行上市。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尚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取消关于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申请在创业板上市需满足‘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的要求。”
而就主板交易制度的具体改革举措,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