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 多元化融资破解县城资金难题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推进的背景下,其规划进程也开始从中小城市向县城下沉。作为首个国家层面支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文件,《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
从城镇化进度看,《意见》的发布,释放出要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的信号。结合“429”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县城基建投资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关键因素。
这表明,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以完善投融资机制为重要抓手,由财政单一投入的传统融资模式向多元化融资模式转变。
城镇化新探索
“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县城城镇化水平,是提升城镇化率需要探索的新发展模式。”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永祥说。
自2013年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成为城镇化一项重要任务。随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成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一个主攻方向。
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的要求下,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支持县城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为做好新一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曾于去年着手准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中证鹏元研发部研究员吴进辉表示,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逐年印发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年度重点任务,这些工作对推进县城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受此影响,预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文件也将很快出台。”吴进辉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而推进县城建设,不仅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也可以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该人士解释。
为此,国家发改委会同6家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联合印发《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发行指引》,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形成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系列政策性文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凯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2春季论坛上透露,目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已通过。“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是新一轮规划的亮点。”
相关数据显示,到2035年、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5%~80%,这意味着,未来将有1.5亿~2亿人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在跨省区的人口流动趋缓、返乡农民工回流的驱使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