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发布《2022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 :最大化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16年发布该报告。
《报告》共六章内容,从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加快服务渠道建设、提升服务流程质效、优化金融产品服务、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深化金融服务改革等方面,全面梳理和总结银行业金融机构过去一年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展现了中国银行业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重点、亮点和创新点。
《报告》指出,2022年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中国银行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握发展机遇,加快转型步伐,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了金融主力军作用。
推动制度建设 提升服务质效
2022年,中国银行业积极落实监管部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在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积极推动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与时俱进出台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持续优化服务组织结构,坚持完善服务考核举措,推动银行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导向,聚焦服务体验提升,加强服务质量监督,不断丰富服务评价反馈渠道,持续扩大服务质量监测覆盖面,创新应用智能化和数据化提高服务管理质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服务民生与实体经济本源,积极培育推广服务文化,深化服务工作内涵,进一步夯实服务价值创造力,扩大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推动渠道转型优化,着力提升客户体验方面,中国银行业进一步落实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渠道建设,提升金融科技运用能力,加快推进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统筹协调区域重大战略,优化城乡网点布局,持续做好重点区域、新市民和县域乡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保障,特别是持续改善金融服务空白、薄弱领域的服务供给,加强网点厅堂自助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同时,加强线上线下渠道协同融合,加快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不断拓展数字化渠道服务新模式,持续应用最新金融科技提升全渠道服务,以“智能+人工”服务构建客户服务闭环,建设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达4506.44亿笔;离柜交易总额达2375.89万亿元;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6.99%;截至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服从业人员为4.38万人,全年人工处理来电6.41亿人次。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