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全球高通胀 固守传统能源的基金胜出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北京报道
在经过了激烈的竞争后,2022年基金业绩已经收官。虽然在稳增长政策刺激下,A股市场在2022年底迎来了回暖,但是从全年来看,A股市场的表现整体不及预期。“债强股弱”的格局也在年末被打破。受资本市场剧烈变动影响,各种类型基金表现参差不齐,而有些小众基金的业绩表现之好令投资者开心、令同行羡慕。
债券市场也未能完全演绎“股弱债强”的规律。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所有债券基金(包括:短期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2022年平均收益仅为0.49%,最高收益仅为11.09%,最低收益低至-70.4%。
油气类QDII表现亮眼
从全市场基金表现来看,表现最好的基金类型是油气类QDII。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2022年一整年,油气类QDII的表现都很亮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市场17只油气类QDII平均收益高达42.78%,第一名是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人民币A份额,2022年内收益率高达68.48%,此外,表现较好的油气类QDII还有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人民币C份额、华宝标普油气人民币基金A份额以及诺安油气能源基金等。
诺安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宋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疫情发生后,全球央行的放水刺激政策和今年以来发达市场开始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通胀现象,美联储连续多次超预期加息,导致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另外,乌克兰局势导致以原油为主要标的的传统能源供应链受到实质性干扰并产生长远影响,引起欧洲局部能源危机。原油价格大起大落,国际能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油气类基金主要投资于国际能源行业企业以及相关金融产品,所以油气类QDII今年以来表现出众。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投资于大宗商品的商品型基金整体表现尚可,2022年整体平均收益为9.61%。但华夏豆粕期货ETF基金表现极为突出,这只基金不仅是商品型基金的全年收益冠军,在全市场基金业绩排名中,业绩也位列第三。同时,华夏豆粕期货ETF联接基金A份额和C份额表现也不错,位列商品型基金全年收益第二名和第三名。
华夏豆粕ETF联接基金经理华龙表示,商品资产价格在中短期主要受到供求关系影响,在中长期主要受到通胀水平的影响。从豆粕的供求关系来看,豆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豆粕的供应量,正常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
华龙指出,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块,主要是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国产大豆占比大约15%,进口大豆占比在80%以上。而进口大豆主要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国家为主。2022年初由于受到南美干旱天气的影响,大豆供给整体不及预期,2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也是进一步下调了2021~2022年度南美及全球大豆产量和库存等项目预估,提振美豆和豆粕价格创下新高。
从中长期来看,华龙表示,豆粕价格还会受到通胀水平的影响。豆粕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八大子类中权重最高的食品部分的几个主要成分——油料、猪肉等高度相关,经由农产品价格对其他子类的传导效应,饲料豆粕价格对整个CPI会产生较大的间接贡献,相比于股票、债券,豆粕有较大的抗通胀优势:当通胀高企的时候豆粕资产往往具有不错表现。今年以来,全球处于一个高通胀的环境中,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豆粕作为商品类属性资产表现较为优异的原因。
传统能源的主场
最惊心动魄的要数权益市场。根据天相投顾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上证指数跌幅超过19%,沪深300指数跌超21%。从行业数据来看,以申万一级行业为例,除综合行业和煤炭行业两个行业指数分别上涨11.07%以及10.62%以外,其他29个行业均呈现下跌。
A股市场复杂多变,对基金经理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对基金经理来说,能在如此诡谲的行情之下获得高收益,是对自身能力的充分证明。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买对,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而如果买错,便是无底深渊。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