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释放约5000亿元长期资金 债市利率或趋于阶段性下行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11月23日,国常会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成为市场关注焦点。11月25日,央行宣布降准,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本次降准重在稳定预期、呵护市场流动性和巩固实体经济修复基础,降准将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会边际改善银行利润水平,推动其信贷扩张,对债市而言,降准引致资金面宽松下,债市利率或趋于阶段性下行。另外,宽信用进一步发力,利好房地产融资。
有助推动信贷扩张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一方面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本次降准相机抉择,重在稳定预期、呵护市场流动性和巩固实体经济修复基础。近几个月央行通过缩量、等量续做MLF及加量投放OMO和PSL等方式灵活精准调控市场流动性,以及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并删除‘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等相对宽松的表态,导致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短期内再度宽松操作的预期降温。但一周后国常会提及降准,央行快速跟进,则是根据近期市场流动性变化、疫情和经济形势发展、四季度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发力节奏等做出的相机抉择安排,旨在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信心。”
华泰证券分析师常慧丽认为,降准是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将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有助于推动银行信贷扩张,货币政策已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及房贷利率下限、加大对地产行业的信贷和债券融资支持、扩容结构性政策工具来加大基础货币投放,以及推动政策性银行扩表来稳增长,降准是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
“然而,考虑到去年12月以来政策利率及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明显下行,而海外主要央行在快速大幅加息,短期内国内利率继续下行空间不大,预计2023年政策利率可能保持不变。在此背景下,降准将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会边际改善银行利润水平,推动其信贷扩张,但规模可能相对有限。由此,降准更多是传递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货币宽松的实际效果主要看地产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实、PSL的发行规模、基础货币的扩张速度,以及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下行幅度。”常慧丽说。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