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银行精准扶贫:多举措打造新模式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的庄严承诺。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金融业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和重要支撑。作为金融队伍中的一员,始终以“服务社会,造福大众”为己任的锦州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认真落实关于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要求,不忘初心,勇担责任,主动作为,义无返顾地冲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通过政策支持、产业扶持和定点帮扶“三管齐下”,精准务实地打造出独具自身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
明确目标 因势调整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推进经营稳健发展的同时,锦州银行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了总体金融扶贫规划,瞄准精准扶贫目标,给予政策上的全力支持:一是积极调整信贷政策,对扶贫贷款执行优惠利率,最低利率为基准利率下浮11%,对小额扶贫贷款全部执行基准利率,接纳贫困人口越多的企业,享受的利率越优惠;二是为扶贫贷款建立绿色通道,设立专门部门,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三是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对扶贫贷款采用多种灵活担保方式,尤其是小额扶贫贷款,全部以信用方式发放;四是调整经营考核模式,将小额扶贫信贷列入年度工作考评内容,推动和鼓励分支机构开展小额扶贫信贷;五是通过加强与民政部门、扶贫单位的合作,实现与建档立卡和信用体系的有效对接,推出了小额扶贫信贷、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截至2018年末,全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7631.8万元,扶贫龙头企业贷款46765.1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866.69万元;妇女创业和下岗失业贷款236户,余额达2217.52万元。
多措并举 由点及面 拓宽产业扶持广度
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锦州银行将产业扶持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有机结合,多措并举拓宽产业扶持广度,提升金融扶贫的精准效力。一是以信贷直接投入的方式,积极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发展农业产业化业绩突出的农户提供有力信贷支撑;二是创新“1+N”模式,通过信贷支持县域涉农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脱贫,形成辐射效应。如支持北镇生鸡屠宰企业扩大再生产,带动了上万户肉鸡养殖农户;支持黑山花生加工企业,带动了周边花生种植农户致富。三是借助行内信贷资源,积极为扶贫对象寻找合适的下游客户,搭建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帮助解决农户和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借助种养殖大户的行业经验和趋势信息,辅导贫困农户优化产销环节,选择销售时机,同时协调农户组团销售,提高议价能力,切实帮助扶贫对象实现脱贫。2016年至今,在锦州银行的帮扶下,已有497户农户找到了合适的下游客户,人均盈利增加4000余元。
创新思路 扎实推进 夯实定点扶贫精准度
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亮点和精髓。按照国家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锦州银行不忘初心,勇担社会责任,用超常规的举措,主动作为、不图回报,义无返顾地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由董事长张伟提议、董事会研究立项,于2016年8月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办公室,决定自2017年起五年内每年从利润中拿出2亿元、共斥资10亿元支持地方扶贫开发,采取寻找适宜项目、直接注入资金、参与经营管理的做法,所得收益全部无偿用于贫困户脱贫,开创了金融业资产收益扶贫的新模式。
辽宁义县是省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在全省各县区中位列第二,而义县脱贫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则是西部的刘龙台、地藏寺、留龙沟和大定堡四个乡镇,截至2016年底四乡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9976人。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锦州银行主动向相关部门请缨,把这四个贫困乡镇确定为定点帮扶对象。行扶贫办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联合县、乡、村三级政府组成考察组,围绕“六个精准”要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脱贫经验,撰写调研报告,制定了《义县西部四乡镇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在此基础上,又对四个乡镇29个贫困村的贫困户挨家走访,了解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最终立足实际,将光伏发电、生猪养殖、大棚种植确定为第一批扶贫项目,由银行提供项目资金,由招标企业负责项目建设,县乡两级政府监督项目运营,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创业机会、为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直接的赠予帮扶,突破了金融企业“贷款扶贫”的常规思路,在辽宁乃至东北首创“银行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参与、农户受益”的特色扶贫模式。
三个项目选定之后,锦州银行出资,支持当地政府成立了锦州富农光伏发电公司和锦州兴农发展有限公司,专职负责光伏发电、温室大棚和生猪养殖三个项目与合作企业的对接、推进。扶贫项目确定后,接下来的重任便是紧张而艰苦的施工建设。从项目具体选址到土地征用,从招标遴选有经验的合作企业到严格项目施工的建设标准,从督促进度到解决问题,扶贫办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经过7个月的艰苦工作,2017年底三个项目的施工建设全部完工,截至目前,项目不仅进展顺利,而且逐渐进入收益期——一是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5亿元在义县头台镇53.33公顷宜林荒山上建起15兆瓦薄膜太阳能发电站,2018年6月实现了并网发电,日均发电量6万度以上,2018年底上网电量实现1178.3万度。光伏项目建成后将是一笔稳定的收益,除去运营成本外,这笔收益将全部用于西部四乡镇扶贫,贫困户受益时间约在25年以上。二是温室大棚项目。投资2640万元在大定堡乡370亩土地上建起48栋温室大棚和技术领先东北的两栋全智能花卉大棚,目前36栋大棚葡萄已进入生长期,2019年春季可以达到盛果期,预计产量为15万公斤;其余大棚种植的扶郎花正值花期,产量高、颜色好,远销至京津等地;从台湾引进的百香果供不应求,目前已在网上签下1500箱的订单。三是生猪养殖项目。投资2570万元在四个乡镇建起了4个养殖基地,共建起现代化育肥猪舍20栋,引进了丹麦先进的自动进料线,其自动化水平东北领先,年养殖能力为4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完成后,锦州银行不参与养殖,直接把场地租给了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底收入年租金322万元。2018年6月中旬,已通过义县扶贫局,按每户900元的标准,陆续把322万元平均分给了四个乡镇3600余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8年底前,第二笔年租金322万元也已到账。
在第一批投入2亿多元的项目实现正常运转之后,锦州银行扶贫的脚步没有停歇,2018年年初以来再次投入近1.5亿元进行第二批扶贫项目建设,继续扩大种植与养殖范围,为扶贫工作锦上添花:在大定堡、前杨等4个乡镇建设34栋育肥猪舍和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在高台子镇和头道河镇建设2个养牛场,可存栏约1600头;与七里河镇联手打造一个33栋规模的温室花卉园。截至目前,所有工程都已启动正在建设中,2019年夏秋之际将全部完工,其中22栋猪舍已于2018年11月中旬交付使用,与江西正邦集团签订了租用合同,收入年租金300万元。
不到两年的时间,近3.5亿元的项目投入,目前已有2.3亿元的项目竣工,年收益超千万元了。如果按人均补助1000元的标准计算,义县就将有1万名贫困户受益,在相关部门和锦州银行的共同扶助下尽快实现脱贫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自锦州银行扶贫项目开工以来,当地近百户贫困户通过参与工程建设与经营已经提前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在精准项目扶贫的同时,锦州银行还将投入近1200万元全力支持义县贫困乡镇的危房改造,让十六个乡镇的504户危房旧貌换新颜。
战斗正未有穷期,扶贫攻坚依然在路上。锦州银行将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精神,继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用真情搭建希望之路,用责任守望扶贫花开!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