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服务持续深化、发展更加均衡

11月26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了36个专科领域患者线上线下就医选择的2022年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
“医院互联网影响力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陈秋霖指出,近几年的互联网医疗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2018年以前,行业监管政策尚不明朗,行业以自发探索、创新为主;第二,2018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出台,政策明确鼓励互联网医疗发展,监管难点开始得到解决;第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方面,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抗疫第二战场。用户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迅速增加,同时公立医院和医生加速行动,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患者。
“2020年以来,医疗机构融入互联网的力度和深度明显加强。无论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还是医院自有平台,在线上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生数量明显增加。患者在线上寻求服务的数量和获得的服务也明显增加。在第三个阶段,既有企业动力驱动,又有政策推力驱动,还有用户动力驱动,互联网医疗实现了快速发展,从自发探索阶段,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陈秋霖说。
不断深化
据介绍,此次2022年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研究的数据来源是好大夫在线平台。此次研究基于其657.7亿次患者浏览轨迹,8083万名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记录,7.7亿次医患交流,583万条患者在医院就诊后的线上评价,集中呈现了16年来医生和患者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轨迹和历史变迁。
此次研究的指数计算基于线上访问量、线上服务量、患者评价得分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的权重比是2﹕5﹕3。
线上访问量指科室所有医生的个人网站访问量总和。线上服务量指基于医生提供的图文问诊、电话问诊、预约转诊、直播义诊等服务,融入服务质量、诊疗规范等评价因素。患者评价得分指患者对医生线下服务的综合评价。这不仅是对线上服务的美誉度评价,也是患者对医生线下服务的综合评价。
“线上访问量、线上服务量、患者评价得分三个维度分别对应的是医院品牌的广度、服务的深度、美誉度。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新的明显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义诊等多种形式给患者提供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断深化。”陈秋霖说。
从总的数据来看,2022年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较高的科室数量前10名的医院,分别是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西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述前10名的医院2022年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较高的科室数分别有20个、12个、9个、9个、8个、8个、7个、7个、7个、7个。
陈秋霖指出,此次研究结果的特点是,基于医院提供服务和患者评价的指数,突出体现医院的“服务性”。医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患者服务可及和满意评价是医院提供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体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
不过,由于数据来源,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陈秋霖说:“公立医院融合互联网有多种模式,既有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模式,也有自建平台的模式。受限于数据可得性,本次研究主要体现的是第一种情况。期待未来可以获得更多的平台数据,也期待公立医院提供自有平台数据,以完善研究。”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