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 广东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将广东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当前,广东正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打造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
事实上,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加快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是近年来广东省的重点工作之一。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
这也是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发展要求。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新能源产业是新世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型储能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工业新业态,新型储能发展空间广阔。
新型储能助推碳达峰、碳中和
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风口。
《指导意见》提出多项加大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力度的举措,分别是提升锂离子电池技术、攻关钠离子电池技术、融合能源电子技术、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创新智慧调控技术、发展氢储能等技术和开展储能前瞻技术研究。
在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将优化锂电池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钠离子储能电池产业、提升储能控制芯片及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发展电解水制氢设备产业、前瞻布局多元化储能领域、梯度培育新型储能企业和加大优质企业招商引资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锂电池产业布局方面,《指导意见》中还提到将推动瑞庆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璞泰来、贝特瑞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锂电龙头企业投资项目。
而在创新开展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方面,《意见》指出将积极开拓海外储能市场、拓展“新能源+储能”应用、推进定制化应用场景、推进虚拟电厂建设、鼓励充换电模式创新、探索氢储能等试点应用以及探索区域能源综合服务模式。
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近年来广东省的重点工作之一。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出,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储能电池产业基础较好,覆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芯和电池封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备全球竞争力。2022年,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为约15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71万千瓦。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