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链智电“联姻”海博思创 携手发力储能业务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带动下,储能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能链智电(NASDAQ:NAAS)方面获悉,1月17日,能链智电旗下能仓科技与海博思创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能链海博,携手发力储能业务。
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表示:“伴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的迅猛增长,电力系统供需两端越发不稳定、不平衡,储能建设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日益凸显。我们与海博思创的合作应运而生。”
储能迎来快速发展期
在碳中和目标下,风电、光伏为主的清洁能源迎来快速发展。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在1.2亿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将超过7亿千瓦,带动了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风电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8%,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配套储能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
由于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具备间歇式的特点,这就需要通过储能的方式进行调节。储能在新能源的带动下,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记者注意到,全球范围内,中国、美国、欧盟等地区对储能产业提出相应的配套政策。欧洲能源危机下,能源使用费用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成本。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欧盟地区新签合约电价大幅上涨,电价平均为40欧元/MWh以上,同比提高80%~120%。
目前,欧洲户用光储的高经济性得到市场的认可,光储需求开启爆发式增长。德国、意大利等地区已发布围绕储能方面的免税、补贴等利好政策。据东吴证券测算,2023年和2025年,欧洲储能新增容量需求为30GWh和104GWh,2023年同比增长113%,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93.8%。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市场,2022年Q1~Q3美国储能装机3.57GW/10.67GWh,同比增长102%/93%,截至2022年11月备案量已达22.5GW,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降速,但储能仍保持高速增长。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