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产能集中释放 高端产品仍存缺口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2023年,聚丙烯(PP)行业或将迎来“扩能潮”。
金联创数据显示,2022年,聚丙烯投产装置总产能为300万吨,广东石化、海南炼化、京博中聚新材料等企业产能均延迟到2023年1月投产(待定),初步计算2023年预投产产能或达1150万吨。
金联创聚丙烯分析师苏芬芬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聚丙烯装置生产能力增加,未来我国聚丙烯自给率将持续提升,但结构性供应过剩及高端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
阶段性过剩隐现
聚丙烯是全球第二大通用合成树脂,占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30%左右,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及建材家具等领域应用广泛。
2022 年至 2023 年,国内多个聚丙烯项目计划投产,预计聚丙烯产能将会出现阶段性过剩。
2022年12月20日,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20万吨/年气相法聚丙烯装置顺利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产品。此后不久,2022年12月28日,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年产30万吨环管法聚丙烯装置顺利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产品。
此外,东华能源(002221.SZ)已经实现丙烯产能18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近200万吨/年。东华能源规划未来5年,将在广东茂名等地再新增400万吨聚丙烯产能。其中,茂名基地正在建设60万吨/年PDH(丙烷脱氢制丙烯)、40万吨/年PP、20万吨/年合成氨及配套设施,2022年底建成投产;第二套60万吨/年PDH、两套40万吨/年PP能评和环评指标已取得。
据金联创统计,2018~2022年,中国聚丙烯产能呈延续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10.27%。2018年的增长率为3.03%,是近5年最低的一年。最高的一年为2020年,增长率为16.78%,当年新增产能为400万吨,其余年份增长率均在10%以上。2022年,聚丙烯投产装置总产能为300万吨,广东石化、宁夏宝丰、京博中聚新材料、中化弘润等企业均延迟到2023年投产,初步计算2023年预投产产能达1150万吨。
一位聚丙烯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多个聚丙烯项目集中投产,但市场短期需求乏力,预计将面临产能过剩局面。但是,从中长期需求端分析,聚丙烯从净进口转化为净出口,从全球来看并没有过剩。随着需求复苏,稳增长等政策发力,汽车、地产、家电等领域需求有望提升,行业整体走势向好。
苏芬芬向记者表示,2023年,聚丙烯市场将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期,市场供应有望大幅增长;而与此同时,受各种因素扰动,国内需求已经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趋势。在此大背景下,聚丙烯市场将逐步进入供需失衡的局面,2023年聚丙烯价格大概率普遍下滑。
苏芬芬认为,随着聚丙烯装置生产能力的增加,未来我国聚丙烯的自给率将持续提升,但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低端通用型产品过剩;另一方面,一些高端共聚聚丙烯、膜级聚丙烯及纤维料仍将以进口产品为主,未来国内通用聚丙烯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行业处于疲软期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