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龙头卡位新能源商用车赛道

本报记者 于典 石英婧 上海报道
随着汽车市场的整体复苏回暖,商用车行业的新能源化进程正在显著加速。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1.7万辆和32.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1%和79.4%,同比分别增长13.5%和29.1%。与此同时,各大车企也锁定新能源转型目标,加快推广新能源车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达到23.77万辆,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90%,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或将持续迎来高速增长期。
日前,宇通客车以“车轮上的美好力量”为主题,开启了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首场12小时接力轮播活动。宇通新能源商用车家族悉数亮相,涵盖交通运输、基建重工、矿用装备、物流配送、智能驾驶等产品覆盖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价格和维护等购置门槛,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商用车仍处于持币观望的状态。对此,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选择“一元试用”作为旗下大力牛魔王D01的破冰锤。据悉,本次大力牛魔王D01十城千辆试用活动将贯穿2023年全年,活动于3月9日率先在长沙拉开序幕,随后推广至北京、深圳、郑州、安阳等全国十座重点城市。
对为何选择“试用”作为构建用户对新品类认知,赢得市场认可的破冰锤,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钱得柱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一款新的产品推向市场,用户对车辆的驾驶性能、载重量、配置情况都不熟悉的情况下,试用是最好积攒用户口碑的方式,既可以让用户直观感受到大力牛魔王D01的品质,又可以为后续的用户运营服务积累经验。”
今年有望实现20%~25%的销量增长
“过去我们进出城区老要卡着时间点,防止违反限行措施。现在换上了绿牌,运货和工作安排都更方便了,每个月油钱还能省下不少。”近日,江苏扬州一位更换了新能源卡车的货运司机告诉记者。
作为汽车产业的基础,商用车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商用车产销恢复高增长,也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展望2023年,中汽协方面预测,今年国内商用车总销量将达到380万辆,实现15%的同比增长。而在此前的“2023中国商用车产业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委会秘书长钟渭平则给出了更为乐观的预期,认为国内商用车市场今年有望实现20%~25%的销量增长,整体销量预计达到400万辆左右。
事实上,行业对于商用车市场的回暖并不意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当前企业的订单和终端市场表现来看,商用车市场在快速恢复中。旅游、长途运输人数的逐渐增多,对客车市场的恢复非常有利。”
在市场持续回暖的背景下,不少商用车企业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江淮汽车发布的2月产销快报显示,在商用车领域,江淮汽车2月销量2.09万辆,同比增长16.26%,环比增长57.36%。其中,多功能商用车同比增长187.28%;在全新超级品牌——江淮1卡的加持下,轻型货车同比增长10.1%,中型货车同比增长35.51%。目前,江淮1卡深耕动力技术升级和新能源产品创新,推动传统燃油商用车向新能源商用车特别是混动商用车的全面转型。
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月轻卡市场迎来了销量的全面提升,江淮汽车旗下江淮1卡销量同比增长超10%。江淮1卡基于对轻卡市场的深刻认知,得出了轻卡市场未来是燃油、混动和纯电轻卡三分天下的判断,并布局燃油+混动+纯电三驾马车发展战略。”
宇通客车发布2023年2月产销快报显示,2月宇通客车生产量为1206辆,同比增长122.5%,环比增长1.3%,销售788辆,1~2月累计销售2049辆。此外,继今年开年签下乌兹别克斯坦800辆客车大单之后,沙特阿拉伯的550辆客车订单也开始批量交付,出口额再攀高峰。截至目前,宇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新能源客车达1469辆,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良好运营。
政策利好带动密集上新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