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蝶变:“以氢代煤”焕发新机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在“双碳”背景下,煤化工通过与绿氢耦合焕发新机。
近日,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600989.SH)公开透露,其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绿氢+煤”制烯烃项目一期已于3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产能300万吨/年,其中40万吨是用绿氢替代煤炭进行生产。
中研普华研究员李芬珍子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氢+煤”制烯烃项目是指利用清洁能源技术——绿色氢能源技术和传统煤化工技术相结合,实现高效、低碳、可持续的烯烃生产的项目。项目的原理是将煤转化为烯烃,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绿色氢能源代替传统的煤制气和加氢过程中所需的天然气或重油等化石燃料。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还具有优质原料资源、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势。
宝丰能源方面向记者表示,其积极响应“双碳”号召,本着推动煤基新材料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集群化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目标,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图克工业园区,建设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这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高端化工产品的项目,有助于引领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绿氢替代煤炭
公开资料显示,宝丰能源主营业务为现代煤化工,包含煤气化、煤焦化、绿氢三大产业链。其中,煤气化产业链通过煤炭生产甲醇,进一步生产烯烃(聚乙烯、聚丙烯、EVA)等。
根据宝丰能源披露的信息,其上述煤化工项目包括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按照规划,项目于2023年3月前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18个月建成投产,实现以氢换煤、减碳增效。
根据氢能生产来源和生产过程的排放情况,氢能又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发电后转化为电能,将电能通过电解水制氢设备转化成氢能。因其制取过程中只产生水,碳排放可以达到净零。故绿氢被称为最纯正的绿色新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氢能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为引导行业有序发展,2022 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正式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
现阶段,煤化工行业通过与绿氢耦合创造出了新的发展机遇。
多年前,宝丰能源已开始着力打造绿氢全产业链。2022年,其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厂,并在全国首创将“绿氢”成功直供化工系统,替代化石能源生产高端化工材料,实现了煤化工与绿氢耦合发展。
金联创塑料分析师滕美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内煤电节能降碳改造、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正在逐步改善,宝丰能源今年3月开工建设的“绿氢+煤”制烯烃项目可以通过改变工艺路线中的化学反应减少碳排放,绿氢耦合煤化工不仅能大幅减少碳排放,同时将使同等化工用煤产出更多的化工产品。
宝丰能源方面表示,上述项目中,40万吨/年烯烃装置以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绿电制取绿氢替代煤炭进行生产,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在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两方面同时创下全球煤制烯烃项目的新标杆。
行业竞争变局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