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经济”升温 企业抢夺春节消费市场

本报记者 阎娜 党鹏 成都报道
近期,大街小巷挂起了红灯笼、中国结,这也意味着又一个农历新年即将到来。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春节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回暖,线上线下年货市场迎来消费热,品质化、健康化、国潮风的年货商品层出不穷。为了抓住春节商机,各食品饮料企业纷纷加快备战,提升生产力、加快渠道布局,餐饮行业、生鲜平台等加码年夜饭市场,陆续推出新品年菜预制菜。
此外,春节作为一年中的销售旺季,如何利用好春节营销已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必考题。
年货市场火热
随着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及多地促消费政策的密集出台,无疑为年货市场的复苏带来新气象,昔日熟悉的消费场景正在逐渐回归。
《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成都市多家商超发现,不少商超已提前预热,上架了各类年货商品并推出多种促销活动。在成都一家大润发超市内,各式卡通兔造型的对联、窗花、灯笼等已上架。道路中间摆出糖果、坚果、酒水、零食礼盒等年货产品,组成了一条“年货大街”。
从多家商超推出的年货商品来看,年货礼盒依然是主流。受近年来消费品质升级和“国潮”走俏的影响,2023年的年货礼盒呈现出品质化、健康化和国潮化的趋势。如零糖、低糖的零食产品增多,针对不同消费层的混合坚果层出不穷。此外,在伊藤洋华堂、盒马等店内,高品质礼盒装水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购买国潮成为近年的流行趋势,从零食坚果到服装配饰再到老字号品牌,无不披上国潮风、兔元素的外衣。2023年春节,大白兔奶糖、祥禾饽饽铺、知味观等纷纷推出兔年设计礼盒。而国潮年货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京东消费数据显示,春节前夕包含IP年货礼盒在内的多品类礼盒类产品热销,国风IP礼盒订单量同比增长300%。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相比日常食品,年货产品趋向高端化、品质化、健康化,符合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也符合休闲食品产业发展趋势。
“礼盒销售在快消品企业的收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春节这个重要节点,企业应加强品牌效益、规模效益、服务体系、客户黏性以及食品安全,提升自身竞争力。”朱丹蓬表示。
在企业端,为了应对春节产品和礼盒消费需求的上升,争夺年货市场,三只松鼠、徐福记、洽洽食品等纷纷表示在积极备货,保证稳定供应。如年货节启动前,三只松鼠实施前置集中备货+动态安全库存两段式供应模式,提升了旺季坚果礼的稳定供应;徐福记表示正加快对即时零售、兴趣电商等渠道的市场渗透。
快消行业专家路胜贞指出,“春节前后往往是食品饮料行业的消费高峰。在春节期间,食品饮料行业可以共同营造更为热烈的春节场景,营造新年的积极信息,吸引消费者消费。对于个体品牌而言,可以通过不同渠道的不同促销方式来完成产品的预热,快速启动市场热潮。”
此外,今年的线上“年货节”也热闹非凡,成为各零售企业竞夺的舞台。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前5天全国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其中,年货礼盒、健康滋补用品、进口生鲜食品等销售增长较快。
餐饮行业回暖
近期,餐饮行业也逐渐恢复往日的“烟火气”。据央广网报道,2023年上海地区的年夜饭预订已进入尾声,很多包房基本预订一空。美团数据显示,最近一周,上新“年夜饭”主题套餐的成都餐饮商户数周环比增长71%,“年夜饭”主题套餐订单量增长189%。
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对此表示,“当前餐饮业的确在复苏。在疫情相关政策调整后,餐饮企业陆续开工,消费者消费情绪浓烈,预计春节前后餐饮行业将迎来消费高峰。”
“春节年夜饭一直是餐饮企业重点挖掘的商机之一,餐饮企业应通过菜品的创新,把聚会、聚餐的价值拔高,鼓励更多高端消费。同时也要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喜好,寻求双方的契合点。”林岳建议道。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