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拟更名东方甄选 布局全品类电商直播

本报记者 黎竹 刘旺 北京报道
2023年1月5日晚间,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称,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Koolearn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更改为“East Buy Holding Limited”及将公司双重外文名称由“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东方在线”)更改为“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甄选”)。按照新东方在线公告,将于2023年1月31日举行股东大会,审议更名议案。
对于更改公司名称的理由,新东方在线方面表示,公司认识到将重点转向直播电子商务以及该领域可长远带来的增长潜力,新的名称更能反映现有业务的发展方向及未来前景。2022年12月28日,据东方甄选官方账号披露,从2021年12月28日首播至今,一年中东方甄选账号从1个增加到6个,全平台粉丝数量超过3600万人,已推出超过50款自营产品。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东方甄选最近这一年发展足够快,其产品覆盖从农产品向大消费商品、零售商品扩展,但从企业的经营规模来看,需要全品类来支撑它的选品体系,从而建立起长期品牌。
户外赋能“人货场”
当下,直播电商被业内看作是新的“人货场”,户外专场更是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势能。2023年1月2日,在椰树、海浪、沙滩……海南独有的户外景色中,东方甄选的主播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与多位海南非遗文化传承人现场互动,并在直播间展示黎族纺染、木偶戏等非遗传承技艺。
据悉,此次海南之旅是东方甄选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启的新年首个专场活动,也是“2023海南网上年货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据第三方数据,当日东方甄选直播超过12小时,椰汁、清补凉、黄灯笼辣椒酱等100多款海南特色商品八成售罄,商品销售额近5000万元。
据记者统计,从2021年12月28日首播以来,东方甄选已在全国范围开启7次直播专场,包括北京、黑龙江、陕西、贵州、宁夏、山东等,均实现了“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与当地文化深度链接”的外景直播,其中山东专场户外直播销售额破亿。
业内人士郭嘉辉告诉记者,“第一步是如何让消费者看到,看到之后促使成交,再通过会员制提高复购。‘人’从原来简单的消费者向粉丝的角色转变,‘货’从原有商品向全方位消费过程及体验的转变,‘场’则从原来的零售终端向多元化场景转变。”
郭嘉辉指出,新东方直播间存在很多吸引用户的内容,一方面这些内容能够直接吸引粉丝停留;另一方面有趣的内容会促成内容生产、形成二次传播,从而再次向直播间引流。
这一点同样被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强调,他认为直播带货是销售的重要渠道。“我把直播经济叫作商业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大卖场,第二次是电商,第三次就是直播带货。”
将业务中心调整为直播带货后,新东方在线业绩企稳回升,市值再创新高。截至2023年1月12日,“新东方在线”股价报60.20港元/股,涨超10%,收盘总市值约为606.16亿港元。
从灰豚数据平台的数据来看,如今东方甄选账号的粉丝量级和带货水平已达到了头部水准。从2022年6月东方甄选直播间走红后,此后半年所有账号累计GMV近60亿元,主号仍然经营食品饮料和生鲜蔬果,陆续设立了图书、自营产品、美丽生活等专注不同品类的直播间,全矩阵粉丝突破3700万,已推出超过50款自营产品。
新东方在线执行董事兼CFO尹强曾在2022年8月的财报会中透露:“我能比较确定地告诉大家,从2022年6月份开始,正好是2023财年的第一个月开始,不管是现金流,还是损益,我们都是正的,这个是肯定的。”此外,2023年1月4日,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中表示,对于2022年,“我给自己打了一个8分的分数。”
东方甄选用户张晓告诉记者,“感觉东方甄选承包了我的物质和精神供给。目前有不同的账号,不只是吃的,美妆、旅游产品、图书都有,只要根据预告去观看直播就好。”这都说明新东方在线的转型无疑是成功的。
关于此次更名的原因,新东方在线的公告解释道,“我们目前的名称并未完全涵盖我们目前所有的业务线及我们在主要营运地点(即中国内地)为客户所熟知的品牌。我们相信,新英文名称及双重外文名称更能反映我们现有业务的发展方向及未来前景。”
同时,新东方在线也透露了一些未来方向,“建议更改公司名称将更好地配合本公司目前及未来的业务方向,使我们更好地与目前及未来的客户建立关系,并促进本集团的长期品牌建设,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认为,此次更名也说明公司看好直播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前景,将战略重心聚焦于直播电子商务领域,在资本市场上也可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提升股价。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