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兑现 长城调整2023年销量、净利润绩效指标

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近日,长城汽车发布《关于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的公告。
《中国经营报》记者关注到,长城汽车2023年的绩效指标由销量不低于280万辆、净利润不低于115亿元,下调为2023年销量不低于160万辆、净利润不低于60亿元。
对此,长城汽车方面表示:“本次调整使公司激励方案的2023年激励目标与公司的业绩增长更为匹配,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整后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指标仍是具有挑战性的业绩目标,更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长城汽车需要稳军心。主动调低2023年的销量考核目标,本质还是想方设法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兑现,让团队拿到激励,从而留人、留心、留预期。”企业转型专家、“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杨继刚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下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
公告内容显示,长城汽车下调2023年目标,调整后长城汽车2023年的绩效指标由销量不低于280万辆更新为销量不低于160万辆。净利润方面由此前的不低于115亿元更新为净利润不低于60亿元。经过此番调整,长城汽车2023年业绩目标达成难度大大降低。
长城汽车在2021年启动了公司发展史上最大规模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包括在长城汽车任职高级管理人员,控股子公司董事,公司(含控股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
根据长城汽车发布的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2021年至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不低于149万辆、190万辆、280万辆,净利润考核目标不低于68亿元、82亿元、115亿元。
现实是受缺芯、电池供应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长城汽车2021年未能完成业绩目标,2022年,也未能完成190万辆的销量考核目标。长城汽车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全年销售106.75万辆。
对于本次目标调整的原因,长城汽车方面表示:“当前经营环境与公司在制定2021年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时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实现快速突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原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所设定的业绩考核指标已不能和公司当前所处的市场和行业环境相匹配,若公司坚持按照原业绩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将削弱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背离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初衷。”
对于长城汽车下调2023年业绩目标达成率,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长城汽车灵活且务实的表现。
“2022年全年未能完成原定190万辆的目标,更不要说2023年原定280万辆、净利润115亿元的目标。一个无法实现的股权激励方案,不能激励团队,反而会起到反面示范效应,团队信心会受打击,主动调低2023年的销量考核目标,长城的目的在于稳定军心。”杨继刚向记者指出。
另外,杨继刚强调:“尽管长城汽车2022年销量出现了下滑,但过去几年的产品与品牌战略升级见效了,单车价格提升了不少。长城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在销量下滑的背景下,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逆袭增长9.56%,净利润同比增长64.80%。也就是说,长城初步实现了产品竞争力层面的‘腾笼换鸟’,有钱了,当然要‘苟富贵,勿相忘’,这也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管理上的一贯风格。”
挑战160万辆业绩目标
对于2023年160万辆的业绩考核目标,长城汽车方面指出:“仍具有挑战性。”
杨继刚也认为,2023年的长城汽车依然有很多硬仗要打。“前有比亚迪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风驰电掣,后有吉利、奇瑞、长安、广汽等自主品牌的快速追赶,大众、丰田、通用、福特等跨国车企加速转型新能源,再加上理想、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与科技造车派的‘跨界打劫’,长城难以保持哈弗H6长达99个月的SUV销量神话,高管需要方向,中层需要路径,基层需要信心。”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