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入互联网基因 金城银行业绩“变天”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在经历了2020年的业绩低谷期后,近日首批成立的民营银行之一——金城银行,披露了截至2021年三季度的业绩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金城银行总资产达500.03亿元,较2021年年初增长95%;负债总额463.9亿元,较2021年年初增长109.7%;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净利润0.63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
在采访中,《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如今金城银行业绩的变化,与2020年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六零”)入股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密切相关。据了解,在入股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三六零从业务、科技实力、管理架构等多方面深入金城银行,全面为该行植入“互联网基因”。
不同于成立时期提到的“公存公贷”特色定位,某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道,目前,做专注服务实体小微的数字普惠银行,或将成为金城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六零高管入主金城银行
近日,金城银行公布了2022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其中的财报数据披露,截至2021年9月末,金城银行总资产达500.03亿元,负债总额为463.9亿元。而2020年末该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256.44亿元和221.22亿元。
在盈利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金城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净利润0.63亿元。而该行2020年全年的营业收入为5.78亿元,净利润为0.43亿元。
业绩增长的同时,金城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得到提升。截至2021年9月末,金城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8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7%,截至2020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78%;截至2021年9月末,金城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上涨至152.72%,2020年底为139.13%。
记者梳理发现,在首批成立的5家民营银行中,2020年净利润下滑的为金城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和温州民商银行3家,均不具备互联网银行牌照。彼时金城银行下滑幅度最大。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1年金城银行业绩的起色,与2020年三六零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密切联系。
在金城银行刚刚设立期间,该行的特色定位为“公存公贷”。不过,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金城银行在其业绩报中再未提及过“公存公贷”的说法。
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道,近年来,金城银行确实鲜少提到“公存公贷”的说法,如今,金城银行正以“安全普惠、智能互联”作为战略方向实现数字科技银行转型。
从具体业务看,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金城银行主推的互联网贷款产品之一——金奇贷,便是金城银行与上海淇毓信息科技合作开发的,而上海淇毓信息科技的母公司正是上海奇步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360数科所属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金奇贷业务全年累计放款金额7.11 亿元,截至2020年底,金奇贷累计放款户数50168 户,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4794.02 万元,户数2073 户。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民营银行应该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特色经营,与主流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是监管对民营银行的定位导向。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