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有轨电车确定拆除 预计2022年初完成
本报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
珠海有轨电车最终难逃拆除的命运。接近珠海市政府人士日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已确定拆除,珠海市交通委等部门已完成拆除相关的专家论证、拆除报告等前期工作,只待市政府最终确认。
确认拆除
上述接近珠海市政府人士对记者确认,有轨电车1号线拆除只需珠海市级政府部门决策即可,不需要报送省政府。他透露,目前何时拆除有轨电车1号线尚不明确,但预计会在2022年初完成。
2021年7月20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在官网上发布了调整后的《珠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工作被纳入《目录》中,承办单位为珠海市交通运输局,计划时间为2021年1~12月,这意味着项目处置工作应该在2021年内完成。
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如最终被拆除,将是中国自2010年后,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以来,首次拆除新建有轨电车项目。
上述人士补充称,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项目本身存在技术缺陷,其维护成本较高,拆除需要资金预算,但拆除肯定比维持运营更能节约成本,为纳税人节省更多钱。“项目拆除之后,其所在的梅华路交通拥堵将得到缓解。”他说。
就有轨电车1号线运营成本问题,珠海市交通运输局曾在2021年4月29日发布的《珠海市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中透露,线路自开通至2020年底,票款收入合计387万元,财政补贴拨款1.79亿元,平均每年财政补贴4400多万元,加上折旧费4700多万元/年,年均运营成本约9100多万元(详见中国经营网2021年4月29日报道《珠海有轨电车拆除征求意见对中车大连方案不感兴趣》)。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601766.SH)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其下属企业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大连”)作为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制造商,其在珠海设有售后维保子公司,目前,中车大连驻珠海有轨电车服务企业正在计划搬离珠海,目前正在寻找新址。“当前,中车大连对关中地区有较大意向。”他说(详见中国经营网2021年11月23日报道《近七成意见赞成拆除珠海电车 中车大连驻珠企业计划搬离》)。
决策过程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2021年11月19日发布《珠海市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汇总表》显示,通过珠海市门户网站或邮箱共收到关于珠海市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149条有效建议。其中,关于拆除的建议有102条,占比68.5%;保留的建议有43条,占比28.9%;其他意见4条,占比2.6%。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意见稿》中称,有轨电车1号线自开通运营以来,由于供电技术缺陷、故障频发,线路客流量少、运营成本高,虽经持续技术改造,仍未达到安全、成熟、可靠、经济的要求,未能发挥轨道交通应承担的社会功能;同时,1号线运营过程中雨水渗入第三轨地面供电模块,导致漏电、短路冒烟等安全隐患。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给出的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供电系统故障分别为0.05次/千列公里、0.08次/千列公里、0.07次/千列公里、0.13次/千列公里,平均为0.0775次/千列公里,达不到行业标准的要求(供电系统故障率应不高于0.05次/千列公里),且故障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2021年5月31日,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举行,16位听证参加人仅有1人对1号线是否拆除投了反对票,其余15位代表全部支持拆除。值得关注的是,在所有听证参加人中,没有1号线项目供应商中车大连代表,中车大连人士也未出现在听证会现场(详见中国经营网2021年6月8日报道《珠海召开有轨电车听证会15∶1支持拆除 供应商中车大连未参加》)。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