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十四五”规划印发 加快扩大5G应用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
“十四五”规划开始进入实施的第二年,大量行业和领域的“十四五”规划纷纷落地,其间不乏中国在先进科技、领先技术应用的领域。毕竟在当前逆全球化潮流和孤立主义死灰复燃的背景下,科技硬实力的竞争,将最终成为国力竞争的胜负手。
扩大领先技术的应用,这一精神开始进入到多个行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当中。2022年1月7日,中国民航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扩大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北斗系统等技术在民航应用。
构建相对领先的竞争力
所谓5G,全称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5G也是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所在,日前,美国电信巨头AT&T和Verizon的首席执行官斯坦基和韦斯特伯格在回复美国交通部部长的信中就曾提及,“美国的5G无线服务推出进度已落后于中国等国家”。
“中国在5G应用于民航领域方面,无论是政策规划,还是技术应用实施,确实都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领先性,这是基于我们在5G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十四五’期间,这个优势肯定还要重点发挥作用。”2022年1月7日晚间,在看过《“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后,一位大型航空设备制造业企业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目前,中国的民航监管当局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到2025年完成基于5G的AeroMACS2.0技术“机-车-场道-设施”协同运行应用示范并在行业推广,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实现通用航空飞行动态信息服务。
一位接近民航监管当局的人士向记者解释,所谓AeroMACS是面向机场场面区域的航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为机场场面、廊桥区域提供宽带无线网络连接,与飞机、应急车辆、行李卡车、气象雷达、地面雷达、固定导航辅助设备和其他各类传感器进行通信。“主要用于传输有安全性要求、与场面运行有关的飞行信息。”
他告诉记者,中国民航局已经批复了国内110 个机场的AeroMACS 使用频率,在北京、成都、天津等23个机场启动了AeroMACS网络建设,5GAeroMACS2.0版本则是基于5G技术,完成这一系统的继续升级,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相对领先的竞争力。
“中国还会基于这些经验,推动国际民航标准化工作,确保AeroMACS 1.0 与5G AeroMACS 2.0系统兼容共用。”他向记者表示。
5GAeroMACS2.0是基于机场地面和民航飞机的联系所构建,这被业内人士称作民航领域“地上的5G”。与“地上的5G”相对应,也有“天上的5G”。所谓“天上的5G”即5GATG(5GAir To Ground的缩写),也就是空地互联的整体解决方案。
前述大型航空设备制造业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主要有通过Ku频段卫星、海事L频段卫星、ATG与地面互联网连通三种主流的技术演进路径。5G ATG网络可以带来更高的带宽能力。“美国和欧洲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ATG的路径。”他说。
-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5210887578 邮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