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变相放贷和连环担保,爱建信托被推到风口浪尖。
前者是监管层明令禁止之举,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产品风险,无论哪一头出问题,爱建信托都难逃干系。
对于“信托计划主要是为担保公司放贷用途”的说法,爱建信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说法)不属实。”
即便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该信托计划连环担保风险很大,随时可能会成为风险的引爆点。
信用公司+信托易踩红线
8月16日,爱建·武汉信用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爱建武汉信用信托计划”)募集结束,最终募集资金为3.15亿元。该产品的资金用途为向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信用”)“发放信托贷款,闲置资金用于银行存款。”
接受采访的多位信托业内人士认为,该信托产品很可能是武汉信用变相放贷的通道。
“从产品的资金用途分析,上述信托计划有‘变相放贷’的可能性,此前,多家银行与担保公司就是这么做的。不过,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银监会要求银行谨慎与担保企业合作。”某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单一信托信息比较隐秘,如果不是逐一跟踪审查信托计划后续投向,这一违规行为很难被发现。”
对此,爱建信托回应称,本次信托计划的融资方是武汉信用,并非担保公司,交易中也未有任何与担保公司发生关系,因此这个说法“不正确”。
不过,公开资料显示,武汉信用旗下子公司不仅是武汉最大的担保企业,而且武汉信用具有国资背景,也是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和湖北银行的股东。目前注册资本20亿元,资产规模逾80亿元,净资产44亿元。
在多年从事地方融资担保公司研究的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看来,地方信用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的合作,很大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雷区。
“比如,有些政策法规规定不能重复担保,或者连环担保,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仍然有一些事件发生。其风险是,抵押的这款信托产品受益权是否能实现,如果不能实现,就变成了诈骗,后面的担保自然很难保障。”
不过,从现有资料看,金永祥称,很难判断“爱建武汉信用信托计划”是否属于上述情况。
担保连环套
除了有“变相放贷”之嫌,因为连环担保方式,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爱建信托这款产品的风险较大。
在爱建武汉信用信托计划保障措施中,融资方武汉信用以其持有的4.5亿元规模单一资金信托为本集合信托贷款提供增信保障。若武汉信用到期无法归还集合信托本息,则武汉信用有义务将4.5亿元规模的单一信托受益权转让给爱建信托,爱建信托有权处置该信托受益权,用以偿还贷款本息。
值得玩味的是,武汉信用用于增信的单一信托是由其出资成立的,规模4.5亿元,成立时间就在爱建武汉信用信托计划募集结束的前一天。
“单一信托的成立是为增信而安排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融资行为。”爱建信托相关负责人坦承,“整个过程中,也只有一次融资行为。在3.15亿元集合信托中,我们属于出资方,所以不存在连环担保的说法。”
“上述(产品)一定程度上属连环担保,本身存在二次担保的风险。因为信托受益权担保本身就存在风险,再把这个打包为另一个产品增信。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风险控制,风险很大。”信托业部分资深人士表示。
对此质疑,爱建信托相关负责人称,很可能是出于理解方面的偏差。“通过单一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方式做增信手段,实际上是应收债权质押融资方式的一种技术替代,利用了信托制度的破产隔离等特性,对于投资人来说,在操作方面有更好的保护,这是风控方面的常规安排”。
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889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