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关注的是,墨迹天气官方将自己的盈利模式归结为“免费+广告”,而营收数据也显示目前墨迹天气的收入几乎完全依靠广告。报告期内,墨迹天气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品牌广告、效果广告、硬件销售及其他。2016年前6个月,营业收入中品牌广告收入达到6535.83万元,占比61.29%,效果广告达到3989.44万元,占比37.41%。
何维对记者坦言:“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我们通过用户大数据提高广告的精准化推送,将用户精细划分,再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的推送操作。”
虽然墨迹天气营收成绩可圈可点,但依赖广告的营收模式仍稍显单一。墨迹天气作为天气类工具性应用,相比于社交软件类等应用,用户对其依赖程度和使用频次都较低。据墨迹科技递交的财报显示,用户每天在该软件上的停留时间总计2分17秒,相比美拍的33.8分钟以及优酷的43分钟,这个使用时长令人堪忧。
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对记者指出:“墨迹天气平台拥有大量用户,当下依靠广告盈利的模式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依赖于广告,从长期来看,墨迹天气营收的持续增长压力会很大。”
“当下墨迹天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户的使用时长较短。如果没有用户的使用时长作为基础,只依靠广告盈利的发展前景很难判断。”王晨如表示,“如何提高用户使用黏性和时长,引导产品从纯工具类向内容类、平台类发展,对于墨迹天气是非常重要的。”
寻找新增长点?
墨迹天气作为工具型APP的代表之一,在资本寒冬中仍能冲刺上市,证明其所在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墨迹科技通过招股书指出了未来3年发展方向:通过向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气象信息服务的方式拓宽盈利渠道,实现从功能类APP运营商到互联网综合气象服务提供商的发展升级;同时开拓海外市场并探索面向商家的业务开发;此外,硬件产品也是拓展业务范畴的方向之一。
虽然墨迹科技现在已有智能硬件“空气果”,但从招股书来看,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墨迹科技智能硬件的收入分别为222.38万元、224.18万元和121.02万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4.97%、1.79%和1.13%。这意味着“空气果”并未达到爆发的预期效果,整体为墨迹科技财务报表贡献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墨迹科技还在招股书中披露了两项有关智能硬件的诉讼风险,分别为合同诉讼和专利诉讼,且均尚无判决结果。招股书显示,因墨迹科技未按协议约定下达订单及支付尾款,“空气果”代工厂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13日已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其发起诉讼,请求赔偿经济损失共计 4878982 元。除此之外,深圳华盛昌还于2016年6月对墨迹科技发起了专利诉讼,指责墨迹科技侵犯其拥有的聚风罩及具有该聚风罩的“PM2.5测试仪”实用新型专利权,并要求其赔偿100万元。
虽然何维对记者表示案件正在审理阶段,不方便透露相关信息。但张毅对记者指出:“墨迹科技现在处于推进IPO的阶段,本身流动资金比较少。加上推广性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对现金流的要求更高。墨迹科技一旦诉讼失败,就需要支付给代工厂一大笔钱,这对墨迹科技的流动资金来说有一定风险性。”
与此同时,墨迹科技还指出了政策上的风险,据国家气象局发布的《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所有天气信息服务供应商对公众发布的数据均必须来源于国家气象部门。王如晨对记者指出:“目前在气象方面,我国还有很多消息属于机密状态,企业不能随便披露,这对天气类应用发展来说是很大的风险。所以墨迹科技还需要在上市之后寻找新的持续盈利增长点。”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经营成就价值
继美图公司赴港上市后,天气工具类APP墨迹天气也开始冲刺上市。[详情]
网易、搜狐为什么会在2016年年底对内容部大调整?是因为传统门户商业模式已经式微?[详情]
余承东还透露华为手机市场层面新的目标——2017年希望在更高端的产品上和苹果手机竞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