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摘要:
·搜罗全国各地无污染、健康的特色农副产品,以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营销,淘宝店铺“城市对接农村”收获了一大批来自城市的用户。
·从农村走出来的徐亚峰一直都想解决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帮助农民实现优质优价,并满足城市用户购买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可以说,打造一家小而美的农产品淘宝店并不是徐亚峰的终极目的,但通过两年时间的运营,却让他看到了农产品导购市场的发展空间。
·对徐亚峰来讲,发展的天花板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作为一次试水,他还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大,但优质农产品的导购还是个市场空白。”
·有空白的地方就有机会。徐亚峰瞄准的是未来3~5年甚至10年的机会市场,他所有的计划、准备都在为县域甚至乡村电商的爆发做准备。目前,他在加紧开发移动端产品的同时积极寻求融资。无论是资金还是流量,这都是农享网转型的主要资本需求。
搜罗全国各地无污染、健康的特色农副产品,以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营销,淘宝店铺“城市对接农村”收获了一大批来自城市的用户。
起“城市对接农村”这个名字的本意是: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让城市用户的需求得以满足。但显而易见的困难是,资源整合难、供应链不稳定、物流成本高。这让其创始人徐亚峰认识到“这种模式注定做不大”。
从农村走出来的徐亚峰一直都想解决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帮助农民实现优质优价,并满足城市用户购买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可以说,打造一家小而美的农产品淘宝店并不是徐亚峰的终极目的,但通过两年时间的运营,却让他看到了农产品导购市场的发展空间。
农享网: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
开淘宝店之前,徐亚峰及其朋友创建的农享网已经运营了多年。作为农产品信息分类网站,农享网涵盖了全国80余万个农村,为农产品生产者和流通者、经营者提供一个发布信息和互动的平台。
农村长大的徐亚峰深知,果贱伤农、白菜滞销等事件的背后皆是供需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所致。因此他成立农享网的初衷就是想通过互联网手段解决这一信息流通问题。
种植户、农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前端生产主体可以在农享网免费编辑、发布农产品信息,超市、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可以在该平台自主对接资源,发布需求。而农享网则第一时间收集、掌握农产品滞销等信息,通过网站、微博、电视台等媒介,集中社会各界力量以解农户的燃眉之急。
可以说,从一开始农享网就带有很强的公益属性。典型事件包括,携手海南电台绿色频道帮助海南百姓解决香蕉滞销问题、帮助辽宁鞍山农民寻找南国梨销路、帮助广西农民卖龙眼以及助力山西礼泉农民走出葡萄直销困境等。除此之外,农享网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乡村公益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农享网的知名度快速提升。在该平台发布产品信息的生产主体越来越多,品类覆盖面逐步扩大,沉淀了不少优质供应商。同时,上农享网寻找、对接农产品资源的经销主体也在增多。双方的合作关系正逐步走上“去中心化的平台化”之路。
农享网的平台价值正在被扩大。但从商业角度出发,其变现的条件并不充分。
用户属性和平台定位决定了商业路径。与其他信息咨询网站,或者是杭州19楼、广州妈妈网等社区论坛不同,农享网的用户以农产品生产者和流通者、经营者为主,是一个功能性平台,因此想要通过广告或用户流量实现盈利的空间不大。